清朝巴中市巴州区的川剧事业
从清朝到民国时期,由于政权更替和封建经济时兴时衰,巴州的川剧事业也时起时伏。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7月18日,白莲教义军首领罗其清率师攻占巴州之后,在巴中城西严公庙乐楼演戏十日(据《巴中县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巴中城内原西外街即今严公庙街人)在六岁的时候,一日自私塾放学回家,途见一庙宇乐楼正在唱戏,他伫立欣赏戏台上出将入相的情景,被其家人拉回,遭其父笞责(事见《晏阳初传》)。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巴州城西外严公庙街的川戏爱好者(玩友)“孙永兴茶栈”老板孙立品(1820-1906),邀约十多名本城的川戏爱好者,在自己的茶栈里成立了一个川戏玩友(座唱)会,取名“永兴社”。孙立品自任鼓师,玩友们“各摸一手”(即各操一种乐器)。敲锣击鼓,弄笛抚琴,灯戏弹戏,能唱多少就唱多少。自打自唱,与人同乐。那富有浓郁乡土特色的川北皮影戏唱腔(人们称之为“灯影儿调门”、“苕腔”)和灰谐乐趣、夹带方言土语(俗称“苕话”)的念白,不仅使场内听众点头击节,随腔哼曲,心旷神怡,而且场外还吸引了很多听众。能容纳百余名茶客的茶栈之内,常常座无虚席,不少人只得临时加座。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孙立品的儿子孙志文,(号“献之”,1840-1926)等一些年轻人,继父业,学川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孙志文先后传艺于儿子孙元栋,(号“国卿”,1861-1930年)和谭安邦、何竺峰、虎益国(生角)陈琢如、王仕清(花脸)、王洁全(站场)等一批年轻玩友。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孙元栋(国卿)招收了本街儿童吕开福、唐三娃、张兰亭(小名黑狗儿)等十多人,在自家茶栈后房举办了一个川戏“娃娃班”班名“永兴社”。首次演出在巴中城西外街严公庙戏台,剧目是《蛤壳配》。以后在南江县的下两、正直坝等地流动演出。仅三年左右就由于无人支持,该班被迫封箱,其中一些人成为了红白喜事吹打班的成员,剩下的人也自动解散了。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柳岗乡场关帝庙乐楼竣工,由当地“于氏”川剧班唱踩台戏。
(来自:戏剧网 http://www.xijucn.com/html/chuanju/20110902/28561.html)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