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和他的故乡
二、梦绕魂牵念故园
晏阳初旅居海外30多年,多次酝酿着回祖国观光,他曾说他就是连“作梦都想回国看一看”。
1958年元旦,晏阳初从纽约给他二哥晏海如写信说: “你我兄弟,天各一方,弟不能尽弟道,这是我心中极其难过的一桩事。但望不久的将来,我们骨肉手足有团聚言欢的机会。尊书所述祖国各种建设,此间报纸常有记载,不胜兴奋。华英、琼英两女,已先后结婚;至于自己,仍从事我四十年如一日的平民教育。光阴过得真快,兄已年逾古稀,七十八矣;弟亦年逾花甲,六十五矣,但不知老之将至,仍不断地努力为人民服务。望兄嫂保重,我们见面的机会是迟早会到来的”。
1983年,晏阳初在《九十自述》中,又写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乡井在四川巴中县。那儿有我多少脚印,踏在巴山之颠,蜀水之涯。那儿,埋葬着父母的慈骨,也珍藏着童年温馨的记忆。
尽管我是四海为家,有时午夜梦回,难免乡思万缕,书声、弦歌,以至樟茶鸭、豆豉[dòu chǐ] 鱼都是可以怀念的。尽管最近三十多年来我常是用英语,偶用母语,而乡音未改。记忆中的故乡,随着我环绕天涯”。就是这魂牵梦绕的思国怀乡之情,使这位耄龄老人于1985年9月和1987年6月,不辞万里远行,两次回国观光。
1985年9月3日,晏阳初首次回国。这天夜里11点,当晏老在北京机场见到在京的儿孙和亲友时,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说:“我天天想你们,想祖国。海外的同胞都说这几年祖国的政策变好,人民变富了,国家变强了,这更激起我想回祖国看望的心念。当我接到周谷城副委员长代表祖国人民发来的热烈、亲切的邀请信时,我再也按捺[nà]不住要回国的急切心情了。今天我终于回来了,踏上了我阔别30多年的祖国土地,见到了离别30多年的亲人,我哪能不高兴、不激动呢”9月12日上午,晏老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外宾接待室参加茶话会,对原平教会的同志、乡建校友、四川巴中政协代表和部分晏氏子孙谈心: “30多年了,我与祖国人民和故乡亲人,能有今天之聚,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我到80岁时,国外一些同事劝我不要跑了;到了85岁至90岁时,他们又劝我不要再跑了。可是,为了人民,今年92岁了,我还要跑回来看看。这次回来是学习。先观察认识问题,然后帮助人民解决一些问题。这就是我回来的目的”。这次回国前夕,他还对周围的人说: “我已到了这般年纪了,有责任有义务回去好好看看,考虑余年为祖国做点什么事情”。他时刻关心祖国和家乡,而祖国和家乡父老也关心着他和其他的海外亲人。据说,邓小平同志几年前访问美国时,就打听过他的情况,回国后指示有关部门做好欢迎他回国观光的工作。②在巴中,除晏老的亲属多年都有信函寄出外,县政协在1979年恢复活动后,每年春节也都要给晏老发贺年信,并邀请他回乡观光。1985年春节,县政协给晏老寄去了《江山多娇》年历一帧及《巴中县城新貌》、《南龛公园一角》、《南龛大佛》、《巴中凌云塔》等彩色乡照,并在拜年信中写诗祝福: “兹值一元复始,万象咸熙,谨以乡照四幅,俚语数句,敬祝寿星高照,合(门字里面一个合,读音he)府春祺: “眼底江城日日新,故园春色正宜人;佛光塔影乡情重,色雁相期万里行。”1987年春节。又寄上祖国风景画历及拜年信 “北京拜晤,时已再春,久疏鱼雁,歉意良深。乡人之念先生,亦犹先生之念乡人也。兹值兔年来临,佳节倍思远亲。谨上春联一幅,年画一帧,祝合府康泰,表家乡深情: “六合同春,看祖国风光如画;一元复始,颂寿星日月同明”。这些信函、诗画、联语,寄托了家乡人民对晏老的怀念,也进一步激起了他思国怀乡的感情。
晏老两次回国,都由巴中县长和政协、侨联主席在行前发出致敬信并派出代表专程看望迎风。1987年致敬信热情赞扬先生德高学博,为举世所景仰;又以近百高龄,不辞万里风尘来大陆访问,为人类和乎和进步事业奋斗不息。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