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澌波乡猫儿垣刘氏桅杆
通江县城东百余里澌波乡马鞍山下有一胜地,古称永丰岭,今谓猫儿垣。巴蜀秦楚,地处四界,井分星野,四季有景,山川焕绮;西望仙人弄首、北眺包头腾雾;佛爷山边旭日升、鹰嘴岩顶夕阳坠;鸡鸣犬吠相闻,蛙唱虫吟相伴;雅人韵士若有幸,巴山夜雨常登临。猫儿垣上下密林,珍奇遍布、异兽穿行;峭岩之顶凤鸟盘旋,山脚河流清波潆澌;溯流而上隔山汉水,沿河而下直击嘉陵;猫儿垣院落鳞次栉比,多个姓氏安居乐业,刘氏家族自明朝迁来,勤耕苦作,孝礼传家,亦有功高名垂者,院内桅杆即为证。
桅杆乃科举时代功名构筑物也,木材或石材雕琢而成,为楣杆之别称。楣杆者取光耀门楣、崇文重教之意也。桅杆底座似官印,底座因秀才、举人、进士和四品以上官阶等级不同相应为四角、六角、八角形状,顶部如官帽,柱上嵌套斗型构件,数有单双之分,喻其“才高八斗”。进士以上功绩显赫之大官,准许营建双斗桅杆,斗数即显主人身份与地位。
猫儿垣刘氏桅杆,为乾隆后期猫儿垣刘氏十一世祖刘金伦(字春魁、号太和,1700年-1795年)入国子监、获进士功名、府县为官归里后于1770年左右恩准以石材修建,以彰门庭、励后人、树学风、尊师长、重教育、习礼仪。桅杆高近三丈,底座分两级四角一级八角一级圆形呈梯阶变化,方四尺有余。柱体由四棱过渡至圆柱,下围周长三尺许,上部套双斗,各侧面镂刻“福禄寿喜”等图案,斗底支撑如四级华栱相接。柱顶似吉服冠,“冠周”装饰雕刻如嵌宝石,球形在上意同顶戴宝珠。两百年来桅杆缺少保护,又经多次地震,但仍巍然屹立。
猫儿垣刘氏桅杆庄重典雅、华美壮观,北面曾可沿石阶而下,石阶两旁石狮威坐,石阶西面拴马桩并立,南面依地势修建四合院互相套联,穿堂、廊坝四壁及门窗檐宇处处雕栏画栋,巧夺天工。修建之时刘金伦年事已高,未达理想盛况,后几次火灾致建筑大面积毁坏、藏书尽失,今所见四合院仅部分如初。
猫儿垣刘氏桅杆主人刘金伦耕读一生,名扬一方,当年文武官员、名人绅士路过此地,抵达猫儿垣地界即“骑下马坐下轿”然后步行,对桅杆主人刘金伦敬仰有加。传说一邑人王姓老爷为此嫉妒,上告称猫儿垣“私设皇城,夜打更鼓”有越级建设之嫌,府县差役察看均以不实告终,王姓老爷不肯罢休,诉状被送达乾隆皇帝批阅,遣使探访后未违建制准予修造。又云1785年正月乾隆皇帝举行千叟宴,刘金伦受邀赴宴,乾隆皇帝并赐“世祚其祥”四字,后刻石匾嵌于刘金伦墓室。
所云之事何考,所云之物可睹,先生虽远,懿范犹存,先生息讼平争,赤心可鉴,屈伸进退,静待荣辱,不留资财于子孙,不留珍玩于后世,仅凭桅杆垂范万代,大有健庵先生之风。
猫儿垣刘氏桅杆是巴中市乃至四川省现存少有的双斗桅杆,堪称科举文化宝贵遗产,是猫儿垣刘氏家族文化的缩影,集中反应了猫儿垣刘氏家族尊师重教习礼传统。(作者:刘世斐 ,来自:巴中日报)
通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