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沙溪镇马家坡——马白良与其义子王木河的那些故事

几千年封建统治,在乡村中,穷苦百姓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有钱人也并非都是为富不仁。许多时候穷人仰仗富人的时候多些。也正如当今,老板和打工者的地位强弱分明。

GCD夺得全国政权,要取得人民的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如何使贫苦百姓的腰杆直起来,敢于和富人斗争,是关键所在。

特别是,通江在一九三三年是红四方面军的根据地,这里“打土豪,分田地,贫苦农民翻身作主人”曾经搞得轰轰烈烈。但仅仅只有两年多的时间。红军走后,地主还乡团的反攻倒算,使当地的老百姓记忆犹新。

所以,马家坡的土改一开始,并不激烈。这是因为马家坡基本上都姓马,富裕点的就马白良一家。马白良在当地也并不讨人嫌。逢到赶场,帮忙带东带西是常有的事;那家有事,出个钱,出个力也是常有的事。没有多少人把他和那万恶的地主阶级挂在一起。

一开始,王木河也没有什么“阶级觉悟”,对宣传的那一套兴趣也不大。

“农民就是农民,打土巴寻饭吃,整别人自己未必有什么好处。”和许多老百姓的看法一样,王木河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王木河的思想慢慢活泛起来了。

“打土豪,分田地”,如果马白良成了地主,……,那大转角,那正房说不定就是我的了,还有田、地,耕牛、家具……。”

王木河积极地投身到土改工作中。他虽然没有文化,但能言善辩,开会、跑路十分积极,这正是土改工作队信任和重用的对象。

土改的政策是,地主的财产没收;富农的财产征收——出租的部分征收;中农分上、中、下,一般是不进不出,下中农还可分部分田产;贫农当然就是最大的得利者了。

而地主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有无雇工。田地多,常年雇佣长工,才是地主;田地虽多,没有雇佣长工的,一般只划富农。

这样在一些地方,土改积极分子为了扩大、多分胜利果实,在丈量田土时,搞弄虚作假的事不在少数。如沙溪乡彭家岩,第一次丈量土地下来,有60多人需外迁到王坪去分田地。大家谁都不愿意走。于是丈量第二次。不但60多人都可不走,还多出20多亩公田。当时有见识的人就说:“你们现在呢是整地主、富农,二天是要整到自己头上来的”,果不其然,后来实行统购统销,按田亩分摊赋税,搞得老百姓叫苦不迭。

在贫穷落后的马家坡,如果马白良不能成为地主,土改的胜利果实将会寥寥无几,王木河们的胜利果实就无来源。

“马白良就是地主,大家看到的,他经常骑骡压马,地多林广,谱摆得比沙溪那些大地主还要足,他还有雇工剥削,还有血债……”

人们惊愕。

“我王木河就是他家的长工。我老汉儿(父亲的土称)也是他家的长工,在他家做牛做马,最后累死在他们家的。”

五里四乡的群众并不那么了解情况。马家坡的人对于土改积极分子的指控,只能听之任之,害怕被戴上“为地主说话”、“阶级立场不稳”的帽子,在洪流面前,人们首先想的是如何保全自己,没有人出来为马白良申辩。

马白良成了地主。

在斗争马白良的会上,王木河声泪俱下地控诉了马白良的罪恶。

THE END
打赏
海报
民国沙溪镇马家坡——马白良与其义子王木河的那些故事
话说民国通江县沙溪镇马家坡有个马白良,祖祖辈辈种地为生,日子倒也过得去。这马白良从小在外面闯荡,见过些世面,也就有了些经济头脑。他看到山里与平坝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