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由娱神到娱人
要更深一点了解“翻山铰子”,当然还问上几个为什么,产生何因?诞生何时?起源何地?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必定有它的缘由,一棵种子落地,有肥沃的土壤才能植得下根,盛生长。“翻山铰子”能够在大巴山平昌、达州、营山毗邻处萌生,奇葩绽放,探根寻源,与这里丰富的民间文化底蕴密不可分。
“翻山铰子”舞,起始时,应该不是一种舞蹈。我很赞成翻山铰子省级传承人、平昌县龙岗乡挺进村村民郭登俊所说:“翻山铰子起源于傩戏,最初是祭祖娱神的。在明清时期,川东人爱在祭神、驱邪等活动中以铰子为道具,结合响亮的音乐和优美的动作取悦鬼神,使之不再危害百姓。”傩戏,又叫端公戏和杠神,在巴山农村,这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跳端公(杠神)则比较流行,铰子只是一种道具。
把作为一种道具的铰子发展成一种舞蹈,是民间艺人通过突发奇想不断创新逐渐变化而来。其实民间艺人是很聪慧的一个群体,他们传承中不断丰富内含,根据不同活动及活动的不同阶段形成多种礼仪,既有源于对古代巴人舞的继承,也有对戏曲、曲艺、杂耍的借鉴,还有对巴蜀地区民间吹打乐韵直接引进,因而具有巴蜀舞蹈、音乐、戏剧、曲艺、杂耍的多种特征,豪放粗犷,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可观性。加之表演道具单一,音乐简朴,场地随便,气氛熟烈,老百姓喜欢,才会有市场,生存发展空间才存在。
关于翻山铰子的确切起源已不可考。据记载,“翻山饺子”约源于清咸丰七年(1857 年)和同治四年(1865 年),平昌和营山两地已有“翻山饺子”的活动,距今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也有资料说,首创之功为清咸丰年间达县石桥镇的民间艺人冯白仁。咸丰年问,石桥著名艺人冯白仁的杂耍班子,经常在达县石桥附近的一些乡场上表演杂技。一次,冯将一根红布带子系在手中的两面钗子上,一手固定一钗,一手甩另一钗打击固定钗子,从不同方位、角度击打,以击中为准。我想是不是冯首创已经说不清,但从杂耍中获取灵感,铰子打击方式的花样翻新,便开启了“翻山饺子”舞独特形式有的雏型,这点令人信服。
自此,翻山铰子舞在当地十分盛行,但内容仍主要与巫术相关。直到清朝末年,通过平昌县龙岗乡金光村著名的铰子艺人——巫师苏新太和龙岗乡挺进村三社李明亮师兄弟二人对铰子的大胆改造后,才逐渐在婚嫁、寿诞等各种喜事中广泛演出,用来烘托喜庆热闹气氛,变娱鬼为娱人。
这时的铰子便完全拓展了它原来的功能,不再单一用在丧事之中,翻山铰子也由此成为了“婚丧嫁娶”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活动,有“离了和尚不念经,离了铰子不送亲”的俗语。
民国时期是翻山铰子的成熟期和黄金期,在当地及周边的渠县、营山、达州等地区广为传播,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建国后,“翻山饺子”以其欢快热烈、刚健粗犷的气质受到广大山区人民的喜爱,它的娱乐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逐步发展成为“跳喜不跳丧”的特定形式,于是,“翻山饺子”只为喜乐而舞。
十年动乱中因翻山铰子的有部分迷信色彩一度被作为“四旧”之一加以禁止,使得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几乎失传。直到 20世纪80 年代,才在平昌、营山 等 当地政府的推动下被搜集整理,又重新焕发生机,活跃起来。
[…] 翻山铰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