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古道上的民歌之乡——杨坝镇
一、久负盛名的民歌之乡
南江民歌以情歌、茅山歌和巴山背二歌等多类型民歌组成,又因其主题主要为谈情说爱,是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在特定的历史大环境下,其表达男欢女爱、打情骂俏的特征十分明显,所以在民间又称其为风流歌,其数量众多,占巴山民歌总量的80%以上,它生动地展示了巴山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情感世界和乐观向上,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特质。
“一碗酒,端手上,请到家乡来走一趟,莫得啥子好待承,山歌美酒酥肉香。伊尔哟呵咿呀哟呵伊尔哟啊,山歌美酒酥肉香。二碗酒,端手上,请到家乡来走一趟,遍地宝藏满山花,黄羊萝卜人参汤,伊尔哟呵咿呀哟呵伊尔哟啊,黄羊萝卜人参汤……”一首《敬酒歌》,充分展示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洋溢,唱的直暖人心。
二、一道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景
南江县境内自古以来就是米仓古道的重要通道,历史悠久的巴山背二哥,古代往来于秦巴山区,在远行背运途中歇气,放哨唱山歌。领头的“嘿”的一声,后边凶、五十个背二哥便开始应和。“背上千斤翻巴山,铁打腰杆都压弯,打双赤脚路难走,七十二道脚不干。”与米仓古道同时代应运而生的巴山背二歌,距今也有三千多年历史,南江民歌至少可以追溯到那个时代,并被一代一代传唱开来。
历史上,山里人几乎没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便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美好爱情的追求、艰辛劳作的感受以及人情礼节的规范等,凡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事项通通编成民歌来吟颂和传唱。演唱民歌是人们抒发情感的一种手段,其方式自然,犹如—条弯弯的小河自然流淌。
南江民歌构思巧妙,虽然受到了湖北民间小调和陕北民歌的影响,但整体来说独具一格,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且格调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劳动号子在南江民歌中比较有特色。后来由较多的开山号子、撬石号子、打夯号子、作坊号子等逐步形成的高腔山歌,高亢激烈,粗犷豪放,迭宕惊人,独树一格。
南江民歌承義着南江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今,《巴山背二哥》《千家磨儿转得圆》《巴山号子》《巴山茅山歌》《吴幺姑》《上茶山》《薅草歌》等代表性曲目已成为民间音乐艺术精品,享誉全国。
三、大山里起起落落的民歌声
方昕介绍,在他们的记忆里,南江民歌最先盛行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大集体生产中,当时大蒙在田间地头劳作,为了减轻劳累自发的暗了起来,经常出现几个山头上的村民一起对歌的景象,嘹亮的歌声回响在大山深处。
“文革”时,民歌因为表达谈惰说爱,男欢女爱和打情骂俏的内容比较多,被打成黄色歌曲,禁止传唱。
随着时间的流逝,多元文化带来了冲击,人们的文化况念与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南江民歌难于在青年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老一辈艺人也带着歌曲离开人世,南江民歌再一次走向低谷。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