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党(左派)巴中县筹委的成立
来源:巴中日报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26年11月25日至12月4日,中国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重庆忠烈祠召开,到会代表60多人,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占三分之二,其余是国民党“左派”党员。会议主要是讨论和布置坚持新三民主义,发展左派力量,反对国民党右派和国家主义派,进一步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北伐战争,深入开展国民革命运动等项工作。
在当时的四川,经过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闇公、广州国民党中央特派员吴玉章等同志的长期工作,国民党是以共产党为主力而发展起来的,不仅省一级,而且县、市一级也是如此。大会召开前,全省县级成立的国民党左派党部只有20多个,大多分布在川东、川南一带。为了发展左派力量,“努力扩大各阶级民众的发展和组织”,改变全省革命形势的不平衡局面,国民党四川省党部执委杨闇公、李俊亭等任命特派员分赴国民党势力薄弱的县筹建国民党左派组织。青年学生、国民党左派党员许湘龄派到巴中县。
许湘龄到巴中县之前,共产党员苟寿南等已在发动群众方面奠定了基础,赖虚实也在巴中县传播“五四”精神,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学生运动的爆发,广泛集聚了进步力量。在外地读书的巴中籍青年姚希夷、张诗州等加入了国民党左派组织后,将《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刊带到家乡,宣传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唤起民众投身革命。苟寿南同姚希夷、张诗州等有志青年开办了“辅仁书社”,发行《朝曦》《创造》《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这些为国民党左派巴中县筹委的建立和农民运动的开展作了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
1927年2月,中国国民党巴中县(左派)党部筹委在巴中县城南古井街成立,内设“农民运动委员会”,由苟寿南负责,张诗州任委员,姚希夷任干事。中国国民党巴中县(左派)党部筹委的成立,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巴中的形成。
中国国民党巴中县(左派)党部筹委成立后,积极组织开展农民运动。农民运动高举“抗捐反蒋”大旗,发动农民抗捐抗粮,遭到田颂尧等反动军阀镇压,后筹委和农民运动委员会被破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