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放通江城,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立下草创之功

1932年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73师217团占领通江县两河口,21日,主力1.4万人进人通江,23日在苦草坝(今通江县永安镇)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决定在川陕边建立根据地。

为落实上级指示,24日,时任12师师长的旷继勋率部迅速向通江县城攻击前进,占领瓦室铺,歼灭了川军29军3师7旅14团2营6连,俘虏敌1个排。占领当天,国民党通江团务大队潜伏人员纵火焚烧瓦室铺场镇长房子,红军总部1连人奋勇扑灭,受到群众好评。25日,拂晓,师长旷继勋与政委甘景元率领先头部队,在通江从事工作的巴中中心县委书记吕子谦和吴尚德(吴瑞林)的引导下,从县城东北攻入,不到1个小时,歼灭守敌2个营及地方保安大队,红军仅伤7人,并乘胜追击出县境,顺利解放红军人川的第一座县城,并安排总部各大机构驻地,26日,迎接红四方面军总部进人通江县城。

师长旷继勋率领红四方面军12师由陕人川,在解放第一个县城战斗中,是红四方面军的开路先锋,为红军主力及总部顺利进入四川作出了贡献。

1932年12月29日,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在通江城东关帝庙成立,旷继勋任主席,肩负领导和主持川陕省的各项工作的重任,转入到筹建地方政权机构的工作中。

旷继勋旋即开始组建地方党政组织,筹备成立川陕省委和省苏维政府。在总部领导下,组织西北军委机关和后勤人员到第一线工作,又从红四方面军中抽出数千名工作积极、作风正派、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干部战土组成工作队,分赴广大农村,宣传党的政策和纲领,发动群众参加红军,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建基层党组织与苏维埃政权及各种群众组织(工会、妇女会、青年团)。仅用一个月时间就组织成立了赤江、巴中、南江、红江、赤北五个县委和洪口、苦草坝两个特别区,为川陕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做出了艰苦的筹备工作。

在任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期间,旷继勋提出消灭土匪,禁止鸦片,建立地方武装,发动青年参加红军,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拥军运动在川陕地区开展起来,红四方面军红军的总人数直线上升。旷继勋身上那种军人的勇气和果断,与政治工作者的慈爱受到人人敬仰,得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他不愧是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高级指挥将领,不愧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地方政权建设者。

临时革命委员会完成使命后,又立即转入到保卫苏区的战斗中。在1933年5月,关系到红四方面军及川陕苏区是否能建立的关键之战——空山战役和,方面军总部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立即集中主力歼灭冒进到空山坝以南的敌人左纵队的13个团。倪志亮、李先念率11师由空山坝以北向敌左侧迂回,切断敌人退路;旷继勋、甘景元率12师主力由空山坝以东及长坪地区进攻敌左冀;王树声、张广才率73师坚守大骡马、小骡马及小坎子等阵地,伺机转为正面进攻向敌”。④

随后的柳林溪战斗、三峰台战斗中,红军坚决完成总部下达的战斗任务。5月29日,旷继勋、甘景元率12师收复了川陕苏区首府通江县城,至此,苏区军民粉碎了敌人的“三路围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