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又调到十八集团军政治部任机关指导员。同年8月,调任特别团(当时也称朱德警卫团)三营副教导员。1940年1月,调任特别二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兼山西省安泽县独立营营长。5月,调抗日军政大学总校上干队学习,接受了严格单个教练,系统学习了连、营、团各级战斗指挥。1941年1月毕业,分配到十八集团军后勤政治部任组织科长。翌年8月,调十八集团军考1943年2月,李勃随晋西北考察团调回延安,分配在军委直属政治处任干事兼总务处协理员,次年1月任军委办公厅协理员。1945年5月任警备一旅政治部副主任。同年6月,警备一旅和三五九旅各一部组成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李勃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三支队由延安出发南下,途经山西,强行通过晋中平原封锁线,进入太岳区根据地边沿。他们从太行山到达河南西部,打下济源后,在攻打铁门的时候,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央指示,南下二支队调往东北,团以上干部先行。李勃同其他团以上干部一起,越过平津铁路,经过山海关,锦州到达沈阳。后又奉命返回锦州同赶到锦州的部队一起进行了整编。李勃调任热辽纵队二十七旅政治部主任,不久又调任热辽军区十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7年升任八纵二十四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该师在辽西这块三角地区(南面是北宁铁路、北面是锦承铁路)打了很多仗,先后参加了攻打建昌、凌源、北镇等县城和大城子、北票、松树嘴子、要路沟等地战役,还在杨仗子参加两次战斗。他们和兄弟部队一起按总部部署,集中几倍于敌的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第一次打杨仗子,歼敌一个师;第二次打杨仗子,又歼敌两个师。随后,部队从热东开往沈阳以北,时值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气温低达摄氏零下三、四十度,夜行军中,有一次山炮陷进了雪坑,挡住了部队前进的道路,部队仅停留了20分钟,就有近千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冻伤,幸亏及时采取了原地踏步等活动措施,才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非战斗减员。到东北后,李勃于1947年12月参加了哈尔滨政治工作会议,会后调任十一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纵队成立后的第一仗是打隆化,经激战全歼隆化守敌。其后,李勃随部队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北平解放后,他调任第四野战军四十八军政治部副主任,随军南下,到江西时曾兼赣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50年4月,李勃调军委民航局,负责组建上海办事处(也称华东办事处),任政治委员。同年8月,调任军委民航局西南管理分局政治委员。1951年11月,调军委民航局组建华中管理分局,任局长。他在民航工作期间,主要任务是团结、教育“两航”(国民党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起义人员,使他们更好地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服务。1952年10月,李勃调空军第四军,任政治部主任。

1954年10月,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共党史、政治工作、军事、外交等课程。1955年9月,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从政治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军委空军雷达兵部任政治委员。1960年8月调任空六军政治委员,1967年7月任济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1968年11月任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69年,他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同年12月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1975年10月改任济南军区顾问,并当选为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2年8月离职休息,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0 thoughts on “平昌县开国将军之李勃:舍生忘死当红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