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通江县城风貌格局揭秘
嘉庆二十一年(1816),知县杨国栋绘制图说呈请朝庭再修城垣,嘉庆二十四年(1819),清庭批准在摊捐养廉项下拨银35853两,杨国栋在旧基重筑通江城垣,将城北炮台山圈入城内,圈定城池范围540亩,同年动工,历时9个月,嘉庆二十五年(1820)六月告竣,新城墙底宽1.6丈,顶宽1.2丈,垛口高4尺,炮台4座,设东、南、西、北4门,在县衙南侧增建“水洞门”,专排城内积水和供居民汲水之需。
民国三十一年(1942),县长罗文杰于县衙后门城墙上增设直达诺水河的“胜利门”,方便城内居民到河间取水,洗涤衣物、游泳等,罗文杰任通江县长期问,为官清廉,受到民众的赞许。
二、县城衙署、寺庙、宫祠阁坛等建筑林立
清至民国时,通江县城有衙署(在水洞门侧);学宫,位于文庙左侧,始建于宋嘉佑中,壁州知州皮弼始建,明洪武十四年(1381)重建,知县杨贤、张贡继修,淆嘉庆三年(1798),白莲教军破城时焚毁,嘉庆十五年(1810)知县洪运开重建,1932年12月下旬至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设于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谕署(在明伦堂后);训导署(在明伦堂左);通巴营,嘉庆十年(1805),由毛浴移驻县城,嘉庆二十三年(1818),改通巴营为通江营,归巴州游击营管辖,道光二年(1822),通江营驻毛浴镇,宣统二年(1910),通江营裁撤;明伦堂(在大成殿左);申明亭(在明伦堂右);敬一亭(在尊经阁左);射圃(在县署左);东皋书院,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张邦桓创修,蒋士椿募款续修,道光初,张瑾增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按清府的告令,将书院改设学堂;考棚,在书院街,道光十三年(1833)修建,后为中共川陕省委党校;昌土斋,道光六年(1826)所建义学,在涂公祠内;常平仓,康熙二十年(1681)建;襄办邮政,在大什字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炮营(在奎星阁后);监狱、商号、民居等建筑群。
通江佛教缘起三国两晋,至隋唐已有鼎盛之势,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称:“素盛,传亦最久。精严戒律,钩深玄要之僧道代不乏人”,境内有南坝寺、龙兴寺、华严寺等禅院30多处。道教兴于蜀汉,盛于唐宋,比佛教略早,旧时,县城内外寺庙宫祠香火兴盛。
寺有
嘉佑寺
在县城壁山东,唐中和中建,为壁州刺史郑凝绩为其父,节度使郑畋辞官养病时重修,初名龙兴寺,又名郑公寺、宰相府,宋嘉佑八年(1063),太常博士俞瑊君重修,改名为嘉佑寺,明代改名四贤祠,内祀唐宰相郑畋、宋巴州知府向佺、明广东道监察御史向翀、平凉固原通判向阁,相传明建文帝朱允炆曾避难寺内,清末至民国称南寺,郑畋写《壁州新建山寺记》、建文帝写《题嘉佑寺壁》、向翀写《游嘉佑寺》;
西寺
又称北园,在城西郊,建于唐代,武则天登帝位后,捐脂粉钱两万贯为其母建洪恩寺,创建人法藏,宋代改洪恩寺为华严寺,南宋宁宗年间,知县张克正复修,寺内有流杯池,星精亭、玉声亭等,昔有“西寺松风贯斗牛”称誉,为县八景之一,名人多有题咏;壁山寺,《续修通江县志稿》记:“在治西南江岸,林木幽邃,有唐郑畋壁州新建山寺碑记,宋俞城君后序。”今毁;罐子寺,在治南五里许,树木荫翳,地颇幽僻,今毁。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