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通江县城风貌格局揭秘
通江县城历史悠久,依山修筑,傍水夯建,北依炮台山,东枕蹇家山,西、南濒诺水,与壁山隔江相望,为历史文化名城。古时城内建筑众多,历经千余年变迁,战火沧桑与历次重修,至今,仅存文庙、千佛岩摩崖造像、嘉庆二十五年修建的南街、西街部分城墙等古迹。
一、通江城池修建
历代旧志称通江:县境“万山环列”;“依三巴之旧城,控全蜀之左隅”;“后连延于秦陇,则迤逦之荆吴”;“北通兴汉,扼巴梁冲要”、“东下渝,拒蜀楚咽喉”。
通江县城始建于西魏文帝大统年间(535),为诺水县治,唐天宝元年(742),以“邑枕巴江”易名为通江,县城为石城,为壁州、始宁郡治,宋末、元时屡遭兵燹,仅余断壁残垣。道光《通江县志》载:“通江县石城久经坍塌无存,旧址共长八百一十丈。”
《读史方舆纪要》卷68《四川三》载元末通江县:“至正四年,复置。今城周不及四里,编户六里。”嘉庆《四川通志》载通江县城:“明洪武初,知县乐韶垒石立栅,成化中,知县毛凤始筑土城,正德六年,通判王斐包砌以石,高一丈七尺,周四里计七百二十丈,门三靖武、永安、朝凤,明末圮。”清康熙元年(1662),知县王保厘重修,增设北门。
清代通江县城近似葫芦状,有“靖武门”“永安门”“朝风门”三城门。道光《通江县志》卷2《城池》载:“明代及以前,通江县城规模为周4里计720丈(2304米),高1.7丈,康熙时重建,清中期,周650丈(2080米),高1.2丈”,嘉庆及以后,城池规模比之前减少224米,低0.5丈。
从明至清,通江县城受正德五年(1510)鄢(本恕)蓝(廷瑞)起义军、崇祯末年张献忠农民军攻通江、清中期白莲教军攻占通江时损毁。雍正《四川通志》卷18《边防上》载:“(通江)巨寇出没之薮。明成弘间鄢蓝猖獗,陷破城邑……数年始平。”鄢蓝起义,曾占据通江县城,衙署等移治得汉城,正德九年(1514),始返通江。崇祯三年、七年、十三年,张献忠农民军分三次攻克通江县城;嘉庆二年,白莲教巴州白号、通江蓝号等部假扮川北镇总兵朱射斗部清兵,绕城环攻,先破东门,破墙入城,在城垣上杀死抵抗义军的县令涂陈策,烧毁县衙,知县徐廷钰将县衙暂迁安辑寨(得汉城),历11年始还通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