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给何明德的证明书
邓颖超给何明德的证明书

1942年6月,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的贴身警卫员何明德想要回家探望父母。由于当时政治环境不好,怕在路上遭到不测,邓颖超劝何明德不要回家,但周恩来考虑何明德自从参加红军已10多年没有见过父母了,还是批准他一个月的假,并令他速去速回。

然而,何明德此去音信全无,下落不明。

自1936年“西安事变”后,何明德一直给周恩来做安全保卫工作,曾在“劳山遇险”、“长沙突围”、“武汉撤退”等儿次危急关头保护周恩来脱险。他还了解党和八路军大量机密,熟知红军高层领导情况。何明德究竟是革命意志不坚定,还是遭到了敌人的杀害了这一直是个系在周恩来总理、邓颖超、钱之光等当时八路军办事处同志心头的一个谜。由于当时情况复杂,也无法查到何明德的具体下落,这事也就不了了之。1994年春节,时任四川省省长的肖秧专程到通江县给老红军拜年,了解到当地的老干部何明德正是当年周总理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准假回家的那个随身警卫员。经过坦诚交谈,何老终于讲述了他如何被选去给总理做警卫、如何在“劳山遇险”等儿次危急关头救助总理脱险,后来清假回家又为何没能回到总理身边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何明德的回乡通行证明书
何明德的回乡通行证明书

一、隐姓埋名四十载

1982年,通江县委收到本县双凤乡何明德来信,信中称从1936年12月到1942年6月,他一直在给周恩来做警卫、勤务工作。

何明德是通江县双凤乡退休干部,建国前在家务农,建国后历任过乡武装队长、副乡长、乡长等职,他怎么会突然声称自己曾给周恩来做过警卫呢?

在他的来信中列举了周总理、邓颖超、郭沫若、钱之光、张国焘等一大批重要人物的工作、生活情况。来信引起了当时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迅速查明何明德曾参加红军的材料,县委同邓颖超取得联系,国务院总理办公室1958年在给通江县委组织部的回信中,证明了何明德的身份。

按理说,当时何明德的身份就已明确,可他在自己党籍关系得到组织认可后,谢绝了组织上准备宣传他的革命事迹的做法,并要求组织上替他的身份保密。这样,何明德的身份虽被个别领导人知道,但由于年长日久,知道情况的领导都已调离或作古,他的真实身份就不被人知道了。

二、周副主席配了个神枪手

1936年12月16日,西安事变爆发后的第四天,周恩来风尘仆仆到西安参加调停谈判,任务重大,负责安全工作的钱之光处长不放心,他还要挑一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给周副主席当警卫员。

何明德是共产党员,是红9军公认的神枪手。西安事变前不久,何明德被临时安排在红军联络处。钱处长便把任务交给了何明德,并千叮万嘱:“小何,一定要警惕哟!”

何明德在受领任务后,随车和周恩来一起去了张学良公馆那里戒备森严,岗哨重重,何明德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周恩来、蒋介石、张学良会谈时,何明德和其他一些警卫人员便被安排在外面不远处的一此地方,以防不测。周副主席与蒋介石的会谈只有半个多小时就结束了,安全上没遇麻烦,何明德悬着的心才踏实了。

这以后,何明德就随周恩来等人在张学良公馆的一个套间里住下了,周恩来住里间,何明德住外间。那段时间,周恩来常常工作到深夜,何明德便偶尔进去倒些茶水,或给取暖炉加点炭。

等周恩来睡下后,何明德还要察看一下四周才能睡觉。

三、劳山遇险突围

周恩来一生多次遇险,但劳山遇险却是险中之险。何明德回忆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不时感叹:“总理呀,真是吉人天相、吉人天相。”

1937年5月的一大,周恩来离开延安前往西安同国民党谈判,随行的人员有张云逸副总参谋长、陈有才秘书和中央警卫团两个班的战士及何明德等20余人。周恩来坐在卡车驾驶室,旁边坐着陈有才,何明德和警卫战士站在卡车上。汽车沿着黄土公路向西安驶去。

上午8时左右,汽车行驶到距延安六七十公里的甘泉县劳山脚下。突然,一阵密集的枪声响彻山谷。瞬间,司机和陈有才秘书中弹负伤了,何明德纵身跃下一车,周恩来也推开车门,抱起负伤的司机跳下车来,以车门和轮胎作掩护,沉着地组织大家边还击边撤退。

情况万分危急,何明德迎着敌人的方向以身体挡着周恩来。忽然,他见有个小土坎,便把周恩来推了下去,就在这时,敌人一阵子弹打过来,何明德胳膊受伤了,鲜血直流。与此同时,张云逸副总参谋长已果断地命令警卫班保护周恩来撤退,他和步枪班还击敌人。土匪的进攻被挡住了,但警卫班的战士也伤亡了大部分。陈有才秘书因穿着很像周恩来,土匪的了弹便雨点般射向他,最后光荣牺牲。

那天,由于工作需要,陈有才衣兜里还装着周恩来的名片。土匪以为周恩来已死,又怕红军援军赶到,便掏了周恩来的名片后仓皇离开领赏去了。

毛泽东惊悉周恩来劳山遇险的消息后,立即指示中央警卫团骑兵营:“一定要把周恩来接回来。”由于战斗很快结束,何明德等几名警卫战士护送着周恩来向延安返回,途中没有和支援部队碰上头。直到夜幕降临,他们一行才返回延安。

何明德伤愈后,继续为周恩来做警卫工作。

四、特殊的任务

1938年4月,何明德当时正随周恩来在汉口。

有一天,周恩来突然问:“何明德,你认不认识张国焘?”

何明德:“我是红四方面军出来的,认得张国焘。”周恩来又追问了一句:“是不是认得?”何明德又说:“咋不认得?他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周恩来说:“好,现在就命令你和邱南章、吴志坚三人到汉口大智门火车站把张国焘接回来。”

何明德说:“若张国焘中途改道,怎么接呢,”周恩来这才说:“张国焘可能要叛变,他一定要去那里的,你们要警惕些!”

邱南章、吴志坚、何明德在火车站守了三天三夜不敢合眼,成千上万的人来来往往,就是不见张国焘的影子,同行二人都怀疑何明德是否认识张国焘。到第四天早晨,又有列车进站,和丁明德紧盯车门,只见张穿一件灰色大衣,四处张望着从车上走下来了。何明德使了个眼色,三人同时跟了上去。

何明德在前而,吴志坚个子稍小点在中间,邱南章个子高大就跟在后面。何明德喊了一声:“张主席来了?”张国焘没有答应。同行二人还以为何明德认错了人,嘀咕一句:“何明德你莫认错了!”何明德加重语气又喊了一声:“张主席,你来啦?”

张国焘才淡淡地答道:“来啦。”

他们告诉张国焘,要接他回八路军办事处住。这时,一些国民党军官、特务都涌过来接张国焘 。何明德二人见形势不妙,就高声说:“诸位放心好了,我们自己有车。”说着,三人就拥着张国焘出了车站。

车至大街,张国焘却不去八路军办事处,偏要住大华饭店。后来周恩来亲自去大华饭店找他谈话,又和他一起去蒋介石那里。可张国焘却当着蒋介石的面说:“兄弟在外糊涂多年……”在张国焘与蒋介石谈话时,何明德受周恩来指示,己将张国焘的行李搬到了八路军办事处。

然而,张国焘叛变决心已定,在谈判回来的路上趁大家不注意,一下子又溜走了。何明德、吴志坚等人赶紧寻找,肖到深夜才在国民党特务事先安排的一家旅馆找到张国焘。尽管当时周恩来做了许多工作,但张国焘最终还是拂袖而去。

五、一时离别终身恨

1942年6月,何明德清假探亲,这也是他离家10年后第一次探亲。考虑到路上安全问题,周恩来便让他带上手枪,何明德说带上枪反而不安全,便把三支手枪都上交了,只带了持枪证、胸章、准假证、通行证等。

回家后的第三天,国民党在当地的清共指挥部便派人对他进行盘查。何明德旱就想好了一套应付的策略,他一口咬定说自己是小时候在家卖柴时被国民党21军抓壮丁抓走的,后来在陈诚部队当兵。何明德满以为这样可以骗过去了,殊不知,敌人又悄悄地把他父亲扣押起来拷打询问,并声称不招供就杀了他全家,他父亲便说出了何明德参加红军的事。

何明德知道这一情况后,迅速将那些带回的证件用油纸包好后放在了瓦房顶上的椽子里,坚持说自己就是陈诚的部下,并把陈诚、李宗仁等一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啥模样、住何处都说得一清二楚。匪兵在他家中翻箱倒柜就是找不到证据,拿他没办法,只好一直派人暗中盯着他。

何明德心急如焚。他想写信给周恩来,可那样更容易暴露身份,后来年龄已大,怕事的父母亲便逼着他结了婚,他也就没能回到周恩来身边。直到1982年,全国拨乱反正,已退休在家的何明德才从瓦房的椽子里取出那个已经泛黄的油纸包,周恩来亲笔签发的通行证、朱德总司令签发的持枪证等仍完好无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