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领袖罗其清
第四部分 血战太蓬
清军将帅们闻其清义军占太蓬山,即各率人马随后掩至,又对太蓬形成合围。太蓬山虽陡峭,但山上七千余人,实也难支。三人谋划:由苟文明与鲜大川带兵突围,分散清军兵力,解太蓬之困。苟、鲜突破西门踞青山观一带;又转仪陇、巴州、上通江麻坝寨。殊知清军围罗部队不减,而另派队伍追击。苟、鲜还是不能引开官军,罗其清只两三千老弱在山上死守(《清中期·川东北白莲教起义始末》),清军见此,在周围设置木栅,禁人出入,意欲困死义军。因当地豪绅熟知地势,为清军绘制了道路图,结果使下山截粮义军或反遭堵击,或得而复失。
清军强令石工凿寨开路攻山,其清义军则居高临下,以火炮、木石击之,相持两月余,清军不敢进犯。由于山上粮食空乏,井泉枯竭,义军众将劝其清率队出北门突围。其清遵从众意,率精壮者前冲后堵,掩护伤病者撤走。
冬月初七夜,清军见其清率众突围,立即合围数重,其清率队决死奋战,虽枪摧刀折,而无退缩者,苦战半夜,义军死伤过半,终因寡不敌众,无计突出。此时,驻扎“青山观”的罗其书率众杀开血路一条入围接应,两弟兄内外夹击,其清方率余部突出,奔至渡口,忽然大雨滂沱,清军锐炮火绳尽湿,人马困于泥泞,其清弟兄急率余部避至青山观。清军猛攻七昼夜不破。其清决定相机突围。重振旗鼓,于是带队深夜寻危径偷过关卡,直趋仪陇县孙家梁(《营山县志》同治九年版本、《营山古今》1985年2月,总二期、《清鉴·仁宗》、《清仁宗实录卷35》,《圣武记·卷9 》,又出响滩子(《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未抵即遭一次伏击,只好由北沿山岭而退,刚到兰草渡准备渡河时,又被赛阿冲率官军追杀,尚未过渡的义军又死伤不少。但这支人数不多的义军仍占领了南北场(今得胜场,此名因德楞泰战胜罗其清而命名)的北山寺。烧南山寺(今仍名)后,大批官军又至,罗其清这支不满千人的队伍,只好放弃北山寺向方山坪退去,至嘘风寨、蔡家梁,硬着头皮打了两次遭遇战,自已已溃不成军,清军又压来,其清欲趁夜退至方山坪。(巴州志载:出响滩,过巴江,经走马岭[今长垭属]、到嘶风寨[志载为“虚空寨”。实为“嘘风寨”〕。因寨上无粮无水,又清军压来—以下两说文字全同),不料朱射斗绕近道截杀,其弟罗其书、其女梅香皆在蔡家梁(今云台乡)被擒(《清鉴·仁宗》),余部全被冲散。其清身带不到10人,潜匿于方山坪下的“鲝鱼洞”。后因粮尽援断,清军步步搜山,其清、堂弟其秀、老父定国被俘。清军将其清、其书押解京城凌迟处死,用“点天灯”之酷刑焚死其父定国、女梅香(《圣武记卷9》,岩口乡志)。
参考:《清中期.川东北白莲教起义始末》、《巴州志.纪乱》、《岩口乡志·人物》、《通江县志》、《营山县志》、《营山古今》、《清鉴·仁宗》、《清仁宗实录卷》、《圣武记》、《戡靖教匪述编》、《东华续录》、《夔州府志·21卷》
吾爱巴中
吾爱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