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到底出生何地
民国十三年,美国考古学家爱理德·史密斯,在陵园洪恩寺的废墟上,挖出金佛、金杯、盔碗等朝中器物24件。同期出土的东汉铜洗和“大宋御制”香炉,至今还珍藏在县文管所,被专家鉴定为一级文物。1987年10月,通江文管所在陵园的二级台地上,发现宋代庆元三年古墓一座,出土墓志石(买地券)一方,上书:“大宋利路巴州通江县唐仙乡奉道弟子刘进居住”。继又在赵巧崖上发现“利州家川县仙人石匠严士寅”的造像记,为女皇家住利州家川县唐仙乡,即今四川省通江县诺江镇,找到了可靠依据。
崖墓是宕渠(今通江一带)賨人墓葬的一种形式,千佛崖是以崖墓与佛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石刻艺术,崖墓高120厘米、深200厘米。墓门上具有唐代造像风格的武士像至今犹存。由此证明它不是后汉甘宁墓,而是女皇亡父武士彟[yuē]“归葬于此”。
崖墓左上方2号龛刻有“乾封元年四月八日,广纳县马明府为夫人杨氏敬造”的造像记。唐代文武一品及国公妻母称夫人。显庆元年武则天册立为皇后,追赠亡父利州都督府国公武士彟为周国公,封母府国夫人杨氏为代国夫人,显庆五年十月又加封为荣国夫人。官阶和过去相同,是正一品,但地位却高于普遍王公。荔枝商马明府是武陵工程的总管,由此证明:女皇亡父“归葬于此”是完全可信的。
在6号龛与崖墓之间凿有石碑三通,碑额上阳刻“阿弥陀佛龛,大唐龙朔三年,岁次癸亥元月塑建;麟德二年,岁次乙丑二月庚辰塑像。”另一碑刻“邑罗通奉朝旨,留此三日,因成律诗刻石。”碑文中有武后助脂粉钱两万贯惜已风化。这些碑记为研究武周历史,提供了新的文字资料。
从武周时期造像中还发现“大唐神龙元年囗月囗日前(以下字脱落)和22号龛中发现“父母及儿亡夫囗囗愿平安发心造观音菩萨囗囗完囗囗身,并得就(以下字磨灭)”两幅造像记。神龙本是则天年号,中宗袭位后仍用不改。从残存的造像记中,可辨认是女皇母亲杨氏为超度亡夫士彟及父母所造。
武陵工程竣工后,武后曾回乡祭祖,代父戍边,驻(“足华”二字合体,读音不详)于离城不远的洪恩寺。《通江县志》云:“华严寺唐名洪恩寺,在西关外,即西寺,寺有流杯石。”唐宰相武元衡流杯石上“女皇故乡何处寻?始宁城下入武陵.”的诗句至今还被人们所吟诵。(作者:刘辉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