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方百计保障红军供给

红四方面军刚入川时,军事工业比较薄弱,在通江城南苟家湾只有由鄂豫皖根据地迁来的随营兵工厂,且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很难保障部队武器弹药的供给。战士们在前线作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将弹壳从阵地上一颗一颗地捡回来再次利用。

郑义斋面对军需供给困难的局面,心里焦急万分,千方百计发展根据地的军事工业,以摆脱供给困境。1933年10月,红军解放了川东北一座最大的中心城市–绥定(今达川市)。郑义斋星夜赶到绥定,组织上万名军民将刘存厚兵工厂的机器设备和物资迅速搬到通江苦草坝,在罗坪山建立了一座拥有1400多名职工的大型兵工厂。郑义斋大胆启用原刘存厚兵工厂的厂长何阳渊任红军兵工厂厂长,负责该厂技术工作。一些“解放”过来的技师有吸食鸦片的恶习,郑义斋采取灵活的政策,每月给他们发几十块大洋津贴;还根据个人烟瘾的大小,每天分别发给一二两烟土。郑义斋从政治上爱护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常同他们促膝谈心,教育他们在红军队伍里再不能过那种半人半鬼的生活。同时还招呼伙房的大师傅给他们开小灶,增加营养,让医生为他们定期检查身体。这些技师深受感动,不仅很快戒了烟,而且在苏区军工生产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由于郑义斋领导有方,促进了苏区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成批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战士们特别喜欢刻有“消灭刘湘,赤化全川”字样的地瓜手榴弹,一些红军指挥员翘起大拇指夸奖说:“郑部长真有办法,部队有了这样的红管家,我们打起仗来就有劲啰!”  

郑义斋作为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部长,为了保障川陕苏区的物资供应,对驻陕南的国民党38军孙蔚如部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建立了一条由陕南到苏区的红色交通线。地下党员武老平利用38军参谋为掩护,在汉中采购了无线电器材、药品、医疗器械及一些紧缺的生活用品,通过这条红色运输线进入了巴山深处。一次,20多个“挑夫”正走在密林小道上,突然遭到土匪头子徐耀明等的抢劫。郑义斋接到情报,迅速带领一支红军部队赶到羊圈关,夺回了这批物资。为确保这条红色运输线的畅通,郑义斋决心除掉徐耀明这帮土匪,他利用另一土匪头子袁刚与徐的矛盾,让武老平去曲江洞与袁刚结为拜把兄弟,在徐耀明生日那天,武志平、袁刚带了几名彪汉抬着礼物去祝寿,酒过三巡,掷杯为号,将徐耀明击毙,收编了徐的“兄弟伙”,从此排除了这条运输线上的干扰,也为巴山百姓除了一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