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政务视察员民国廿五年的巴中饥饿观察

民国廿五年,农历丙子年,公元1936年。

大饥荒
大饥荒

这一年,川东北发生了近现代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饥荒,而尤以通(江)、南(江)、巴(中)饥荒为甚。

通江灾情如下:

“民国二十四年冬至二十五年秋,久旱不雨,农田荒芜,粮食无收,饥荒严重。逃荒饥民死于宅旁道者,随处皆然。四川省《经济季刊》刊登《四川灾情之实况》载:‘民国二十四年冬至二十五年秋,十五区之通江等二十九个县和一个设治局大旱。冬粮多难播种,已种者多不发育,已发育者亦多枯萎。直至今春,仍未下雨。田土龟裂,水泉枯涸,存粮断绝,饿殍满目。全省受灾以川北各县为最。通江土地瘠薄,水利不修,天久不下雨,作物不生。不特粮食发生恐慌,即饮水亦成问题。’‘灾区人民之食粮,已易平日之米粮为树皮、草根、蕉头、苕叶、豆麦苗、芋麻头,甚至以米麦之粗糠为食,或则谷草而啖者。’‘挖白色黏土(又称观音土——引者注)以为食,泥入腹中,不能消化,积滞肠胃,旋即死亡。挖泥时因岩石崩溃而至伤者,数见不鲜。’‘灾区人民之老弱者或倒之沟壑,或服毒自杀,或跳岩身亡,或閤尸偃卧,坐以待毙。因死人太多,无暇埋葬,多有挖万人坑以投瘗者。少壮者或则举家逃亡,或则卖妻鬻子,抛婴弃孩,以图生存。强悍者或则结队吃大户,或则聚众劫粮谋生。’‘灾区民众卖牲畜耕具以为食,造成他日农业之恐慌,尤为可虑。’第三区三联保调查报告:‘民国二十五年二月,旱魔肆虐,继以春荒,余生灾黎,饿殍枕藉。计三保人民原有五千六百多户,而现存生黎仅二千二百多户,流离死亡者已达三千三百多户。值此秋尽冬藏,败絮无衣。草芥为食,啼饥号寒,声震闾里。曩者三联保告凶,尚有移粟之处,今则各地皆然,谁来指困?秋后失收,冬粮无种,灾黎亦随之而尽耶!’”(《通江县志》卷十二《自然灾害·旱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版)

“民国二十六年,县内继续大旱。田园荒芜,户户断粮,饿殍满途,逃荒死亡者不可胜数。《四川省档案史料》载:‘二十六年通江旱。过街楼李家沟佃户黄永贵一家四口,先遭匪患,后遇春荒,家徒四壁,衣食断绝。贵与妻及子外出挖野菜,嘱媳在家膳食,怎奈颗粒俱无,媳无计遂悬梁自缢。贵妇见状悲痛不已,又兼饥火中烧,欲忍不能,亦相继自缢。翌日,邻人发觉,始为安葬。’”(《通江县志》卷十二《自然灾害·旱灾》)

“民国二十五年大旱。饥民蜂起,死于道路者无数。据长胜乡鹿鸣山程大顺堂屋壁上记载:‘从农历七月初九日至次年七月二十日,未下大雨,禾苗枯死无数。鹿鸣寺八十二户中,有两户将亲生儿女遗弃在哨河上,有十一户外出逃荒。郑其联全家五人,生活难度,将两个孩子引到空山坝,以一斗苞谷的代价,卖给富户杨在珊,以养活一家人。’民国二十六年县内各地,继续大旱。饥民蜂起,四处逃散。死于宅旁道路者,比比皆是。’《通、南、巴、旺旅省同乡会呼吁书》称:‘去秋今春,仅小雨数次,骄阳肆虐,流石砾金。间或阴翳,即起怪风。昨无冬粮,既已绝望;今又无粮,民食艰辛。性命何以保存?去冬今春,老者之死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而民之谋生,则靠当卖田地、房屋、家具等。始而贫者售于富,富者又转售远方客商;今则家家出售,接手无人……鸿嗷雁泣,易子烹儿,鼠无可捕,雀无可罗。麻苕、地母、树皮、金刚面,皆食之殆尽,以致父母病于前,妻子死于后,十室九空,十口九饥。’唱歌廊(郎)牛石(屎)嵌大庙里,即有二十一具死尸。内有一饥民写律诗一首于壁上。诗云:‘避债逃荒来此沟,三更奔到五更头。忽闻怪叫声如鬼,恍见枯骨影若猴。急走忙忙防犬吠,饥寒夜夜向谁求?最怜弟弟低声问,可有米汤来润喉?’”(《通江文史资料》第一集《灾害资料》,通江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印,1985年12月)

南江灾情如下:

“六月,天旱,禾苗多枯死,收获仅二成。”〔《南江县志·大事记·1935年(民国24年)》,成都出版社,1992年4月版〕

“二月二十二日,四川省政府发出通告:免去通江、南江、巴中、万源四县公粮;四月,旱灾,全县大饥,饿殍遍野。四川省情报员杨维裕在向上报告中说:‘查该县民食短缺,已达极点,故每月饿死平均四百余人。东岳铺距县城三十里,有甲长所辖十户,上月(三月——引者注)三十日饿死二十二人,惨悼之象,不堪目睹。’”〔《南江县志·大事记·1936年(民国25年)》〕

“民国二十五年大旱,饿死八万余人。四川省情报局长冷开泰(应为“四川善后督办公署情报处长”——引者注)在视察日记中写道:‘1936年,南江饿死饥民最高率每日达四百余人,人吃人之事只镇子坝(今正直镇——引者注)日必有数起,未死者辗转呼号,曾于日前齐集县府,跪恳县长救济。县长段学彬答谓:‘本县长日食维艰,无从设法。’县府每月在省府实领经费八百余元,复由地筹补助一千二百一十七元,经费已不为不充县长职司一方养卫有责,竟尔漠不相关,坐视其死。’”(《南江县志·民政·救灾救济》)

作者:周书浩

THE END
打赏
海报
一位政务视察员民国廿五年的巴中饥饿观察
壹 民国廿五年,农历丙子年,公元1936年。 大饥荒 这一年,川东北发生了近现代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饥荒,而尤以通(江)、南(江)、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