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一生
三、定县试验篇
“到民间去”是民国初期知识分子间的一个流行话语,晏阳初当年把它发挥到极致。晏阳初认识到,平教重点应该转向农村。河北定县——当时离北京一天路程的偏僻贫困县成为他选择的第一个平民教育实验基地。
“我们不愿安居太师椅上,空作误民的计划,才到农民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换句话说,欲化农民,须先农民化。可是农民化不容易,必须先明了农民生活的一切。”
晏阳初的儿子晏振东曾回忆,父亲那时看上去跟乡里人差不太多,整日身穿土褂头扣毡帽,走街串巷。田间地头,不抽烟的父亲,会拿过农民呛人的旱烟管猛吸,还夸赞“味道不错”。家里往来的都是些大教育家,包括张伯苓在内,那时看上去都有了乡里人的“潜在力”。
晏阳初在定县推行的乡村教育,基本含及四大类: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最主要的是文艺教育和公民教育。留洋博士们把乡村当作社会实验室,开办农民学校,教村民们识字遣词,学科学,农业技术改良,创办农民报,建立广播电台,开展农民戏剧,上演诗歌民谣演唱等——难以想象,80年前的一个闭塞乡村已经有如此丰富的文化生态。在当时拍摄下来的影像资料中,看到大多数乡村竟真的搭建有露天舞台,而北平上海的戏剧家们,也前所未有地站在那个舞台上,表演起为定县量身定制的科学短剧。据说那时,定县的村民也有史以来第一次自称为“有教育的人”、“读书识字的人”。通过“定县实验”,晏阳初更加确信,中国农民自古以来患有四大病症,愚、贫、弱、私。平民教育就是培养起人们知识力、健康力、生产力、组织力,来战胜四大顽疾。
当时,对晏阳初发起的“博士下乡”、“博士骑驴搞平教”运动,有专家称:它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学而优则仕”与“坐而论道”等传统观念的超越。彼时,在定县以外的很多地方,也兴起了形式多样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开始了乡村建设运动,陶行知在江苏南京开展教育实验,卢作孚在重庆亦开展平教活动……
1934年,曾有一本英文版的《定县实验》在海外广为流传,晏阳初的思想和实验在那时便广泛走出了国门传播到世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