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一生
二、下乡篇——博士实践
1929年,一个耶鲁的中国毕业生,团结了一批留洋归来的博士,他们放弃唾手可得的名利、地位和城市生活,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充满着“贫,病,私,盲”的农业文明最后一块阵地——农村。
这个当年39岁的耶鲁博士,便是晏阳初。与他当时一起踏进农村的“战友”,有个粗略的名单:瞿菊农(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陈筑山(国立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熊佛西(哈佛大学戏剧博士)、冯锐(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陈志潜(哈佛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硕士)……“博士下乡”在后来成为熟知的口号,确是晏阳初一众知识分子八十年前亲身上演的。
1918年,晏阳初从耶鲁毕业的第二天,就应募远涉重洋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法国战场,当起了那里的“苦力”华工的“翻译”。亲近接触,晏阳初第一次意识到这些“苦力”并非天生愚笨,是因为从未有过受教识丁的机会。晏阳初决心教华工识字,他用白话文形式编写《华工周报》,每天授课。期间,他曾收到一封华工来信,信中称他为——“晏先生大人”:你自办报以来,天下事我都知道了,但你的报太便宜,恐怕以后不久会关门,我愿把战争中存下的365个法郎捐给你办报。
这封信几乎改变了晏阳初的一生。“一切都因为我当年发现了一个新人物,这个新人就是‘苦力’。”一封1918年的信让晏阳初立下信条:我立志回国以后,不做官,不发财,不为文人学士效力,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做好名副其实的“平民先生大人”。
1920年,晏阳初从法国战场回到中国。面对当时国内混乱状况,经历了科学民主洗礼与基督教文化进一步熏陶的晏阳初,想起一句古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本不固,则邦不宁。他开始了系统的平民教育社会调查,游历了19个省后,决定一切须从“除文盲,作新民”开始。他大幅度开发“矿藏”,长沙、烟台、嘉兴……以识字运动打响的平民教育计划,愈演愈烈。
1923年,在晏阳初的倡导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简称“平教会”)在北京成立。晏阳初任总干事,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包括后来熊希龄、梁启超、胡适、蒋梦麟,都陆续加入,各司其职。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