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巴中市巴州区)巴州通判宗泽

《宋史·宗泽传》记载:“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刘,梦天大雷电,光烛其身,翌日而泽生。”宗泽能文会武,著有诗文集《宗忠简公集》。他在巴州期间,撰写了《贤东堂记》、《重修英惠侯义济庙记》、《古楠赋并叙》三篇文章,收录入《巴州志》,其中《古楠赋并叙》尤为传世。

宗泽生于北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1月20日,卒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7月29日,享年70岁,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含意为:危身奉上曰忠,正直无邪曰简)。

宗泽家境贫苦,有四兄弟一姐妹,他排行老二。父亲宗舜卿是读书人,宗泽自幼随长兄宗沃参加劳动,农闲时在父、祖的教导下,读书识字,天资聪慧的宗泽,读书过目不忘,勤奋好学。

宗泽胸怀大志,20岁时,辞家外出游学10余年,就学之地多达数十处。悉心求学,饱读兵书,苦练武艺,臂力过人,能骑善射,考察社会,了解民情,追求治国救民之道。

元佑六年(1091年),33岁的宗泽前往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应省试、殿试,在殿试时,他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力陈时弊,批评朝廷轻信吴处厚的诬陷而放逐蔡确,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他在文章中反映革除弊政的强烈要求及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但考官却“以其言直,恐忤旨”,将宗泽置“末甲”,“赐同进士出身”。

元符元年(1098年)至政和五年(1116年),宗泽先后任衢州龙游县(今浙江衢州东)、莱州胶水县、晋州赵城县(今山西洪洞县北)、莱州掖县知县和登州(今山东蓬莱)通判,在任期间,颇有政绩。

性格刚直豪爽的宗泽在官场中,感到自己难以被重用与提拔,难有作为。宣和元年(1119年),年届60岁的宗泽请求弃官,告老还乡,退居义乌东边邻县东阳,结庐山谷间,归隐终老。

宣和六年(1124年),64岁的宗泽复出任巴州(今四川巴中市)通判。

一日,宗泽离开巴州州署,在州城边的南龛山光福寺侧见一棵根深叶茂、高耸入云的古楠树时,想到自己远在蜀地巴州,完全背离了抗击外敌、浴血疆场、报效国家的意愿,触景生情,作下《古楠赋并叙》:“巴城之南山,有寺曰‘南龛’。寺之外,有大木曰‘楠’,其生甚久。唐刺史严武、御史史俊,皆有诗歌刻于岩腹。严曰:‘临溪插石盘老根。’史曰:‘结根幼滑幽壑不知岁。’自时迄今又数百年,邦人谓之古楠,宜矣。仆到官之三月,两至岩下,读史、严之清什,感是楠之老于岩谷而可怜也......”

宗泽在文中表述自己老当益壮,驱逐金贼的决心,深感“楠之老于岩谷而可怜也”,觉得自己目前的际遇与“默然而老于寂寞穷山之乡”的古楠何等相同,故借此三问古楠:“尔胡不生于泰山之侧,尔胡不生于周陈之宫,尔胡不生于分陕之城”。

如今民间还流传着宗泽任巴州通判时,为拒贿写的自律警联:“定乾坤,除恶扬善乾坤净;昭日月,反腐倡廉日月明。”宗泽在巴州任官二年期间,刚直清正,躬于州务,勤政恤民,治理巴州,宽严并济,深得民心,深受巴州老百姓的拥护与爱戴。

THE END
打赏
海报
(现巴中市巴州区)巴州通判宗泽
《宋史·宗泽传》记载:“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母刘,梦天大雷电,光烛其身,翌日而泽生。”宗泽能文会武,著有诗文集《宗忠简公集》。他在巴州期间,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