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四川巴州城(现巴中市)的书院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种教育机构,是传播文化、施行教化的重要场所。我国书院制度兴起于中唐,繁荣于明清。
一、巴州城最早的书院
丹梯书院是四川较早出现的书院之一,也是巴州最早的书院。
雍正《四川通志》卷5载:“丹梯书院,在巴州南南龛山,唐张曙读书处。”《蜀中广记》卷25载:“丹梯书院,在南龛山,因其山重叠耸秀,有若丹梯然而名,《旧志》载杜甫曾读书于此而建。”唐大顺二年(891)进士张曙(南阳人,词人,历官至吏部侍郎)曾读书于此,中和四年(884)春,张曙避战乱寓居巴州,在州城“南馆林塘”(今“南池”)的击瓯楼,写下有名的《击瓯楼赋》,丹梯书院建于此期间。
丹梯书院经兵燹被毁,宋代时的丹梯书院应为巴州州守赵彦戒于绍兴二年(1132)年初重修。到元代,丹梯书院复毁,惟古碑尚存。
明代时,在丹梯书院的旧址上重建,取名为“云霞书院”,又修建“琅轩书院”。嘉庆《四川通志》载:“云霞书院,在巴州治南金榜山上,明时建。”金榜山、书案山均为南龛山。正德《四川志》载:“琅轩书院,在巴州竹隐亭后。”明代巴州除了书院外,还有庙学,明成化年间,四川提督学道吴智在《重修庙学记》载:“巴为保宁附邑,旧有庙学,岁久滋敝。”
二、清代巴州的书院
清代巴州建了6个书院,分别为宕梁书院、云屏书院、育才书院、文治书院、步青书院、龙池书院。民国《巴中县志》载:“宕梁书院,在巴州县署东,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知州李汝婉建。云屏书院在巴州城西门外,同治七年(1868)知州陈洪绪建,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高等小学堂,三十三年复改为县立中学校,高小附之。”
宕梁书院
除外,一些乡场镇也修建了书院:“育才书院,在巴州恩阳新场”;“文治书院,在巴州恩阳老场”;“步青书院,在巴州清江场”;“龙池书院,在巴州花丛场”。
巴州最为出名、最有成效的书院当属“宕梁书院”(今小东门书院街)。乾隆十六年(1751),巴州知州王廷松培修义学馆,王廷松作《书院义田记》勒于石。乾隆二十四年(1759),李汝琬任巴州知州时,大兴教育,改建书院,在《宕梁书院碑记》道:“官廨之东有屋九间,湫隘卑陋,日就朽敝。而所教才童竖数人”,他见旧书院范围狭小,建筑简陋,生源匮乏,遂生改扩建之心,改建后书院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竣工,取名为“宕梁书院”。新修的书院占地面积大,环境优美,讲堂、宿舍、厨房、书屋等一应齐全,李汝琬作《宕梁书院碑记》作为纪念。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唐正恩(曾任陕、甘两省同考官)任教宕梁书院,一时远近从师者如云。咸丰十年(1860)进士余焕文出自门下。
嘉庆二年(1797),宕梁书院因白莲教起义军攻战巴州时,受战火损毁。嘉庆二十年(1815),知州顾尧峰又重修宕梁书院,还在书院左侧修建了魁星阁(康熙中,知州沈五杲建,乾隆中,知州齐光祚重建,嘉庆初毁)。
育才书院
(今恩阳中学)的前身是始建于道光五年(1825)的迎恩斋(又名“迎恩书斋”),由巴州知州蔡天藻设在恩阳新场张爷庙(张飞庙),为官府义学,解决乡里贫家子弟无力读书的困难,蔡天藻训诫,勉励学子:“申孝悌,明忠义,进学业。”与迎恩斋同时设建的义学还有花丛垭的“浣花斋”、鼎山场的“壁山斋”、曾口场的“翠曾斋”,还有属当时巴州管辖的江口镇的“望江斋”、得胜山场的“引胜斋”。
同治七年(1868),因“学舍湫隘,多士难容”,官府在迎恩斋的基础上扩建为“育才书院”,首任山长(即院长)为恩阳人李克元。同治九年(1870),进士余焕文(曾任礼部主事)在育才书院讲学。育才书院的第二任山长是为官清廉、有“喻青天”之美誉的道光举人喻秉渊。第三任山长为光绪丙子举人冯文经,期间,求学者众,学生考取功名者甚多。光绪三十年(1904)废科举,开办新学,育才书院改为恩阳公立高级小学堂。
云屏书院
为曾两任巴州知州陈洪绪兴建,在建书院中得到当时在京作官的同治丁卯年进士彭庆文(巴州人,曾任户部员外郎)捐资修建,书院在今巴中中学校内,宋庆历四年(1044),曾建巴州州学于此。云屏书院的首任山长为余焕文,同治八年(1869),余焕文作《代知州陈洪绪<云屏书院碑记>》,就是为代知州陈洪绪写的开学致辞,并作为书院碑记。云屏书院校内有“八角楼”建筑,为书院的藏书楼。川陕苏区时期,川陕省委党校和红四面军总政治部设在这里。云屏书院自修建以来,培育了众多人才,如巴州视学余震、同盟会员李炳南等。
文治书院
在恩阳区文昌阁下,清雍正年间建,同治年间重修,民国元年(1912)改为恩阳高级女子小学堂。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