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文任四川省第一届省议会议员时,正值袁世凯复辟帝制成功,军阀混战,百业萧条,苛税奇重,民不聊生,举国暗无天日,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清末民族社会政治军事化的失衡变异已使社会控制和社会运行机制严重失调,整个社会陷于一种军事权威泛化的非理性状态。”⑦ 武夫当国,武力逞强,生灵涂炭,国人时有被无辜杀戮。在那个乱世,周炳文耳闻目睹了当局政治的黑暗、腐朽,但一介书生又无回天之力,便以晋人王孝伯(王恭)“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自勉,常痛饮讴歌,借酒消愁解忧,写出了抨击时政的诗歌五百余首,抒发幽情,寄托怀抱。后来,这五百余首诗结集为《酒疯不才诗草》。付梓后,分赠僚属、亲朋及长老乡贤,曾一度于通江县境内广为流传。
生来恶物性非常,加以横行势更张。
拒我鸿沟成敌国,逞他虎势着狐装。
蛆心敢钻千家肉,狗脸能生六月霜。
宁使负人勿负我,捕蝉还想胜螳螂。
——《警势利人》
此诗对那些狐假虎威,献媚取宠,故意搬弄是非、制造矛盾的人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如一把利剑,击中了“蛆虫们”的要害。
兴来脑子自婆娑,醒时逍遥醉后歌。
学就神仙嫌酒少,造成人格要钱多。
云深易采千年药,溪小难生百尺波。
我是翱翔和尚客,仅将安乐作行窝。
——《酒狂》
“醒时逍遥醉后歌”,作者借酒发“疯”,抨击那些以权压人的当政者;“造成人格要钱多”,在揭露当权者虚伪本性时,亦点明了所谓的“人格”不过是沽名钓誉的幌子而已;“溪小难生百尺波”,既是作者的自谦,又表达了被压迫的弱势群体无可奈何的痛苦心情。
[…] 周鼎新(1908——1951),名永乾,字鼎新,号仁杰,民国初省议员周炳文长子。民国中期于成都某军校毕业后,先后任通江县麻石场(乡)联保主任、民警队队长,通江县禁烟大队长、通江中学体育教官、通江县民众教育馆①馆长、通江县执行委员会(即国民党通江县党部)委员、国民党通江县党部书记长、通江县解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51年,被枪毙。 […]
[…] 第一任:周炳文,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秋任通江县初级中学校长 […]
[…] 周炳文,民国二年(1913)推选为四川省议会议员。开办通江县初级中学并首任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