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禁碑

一)洪口小寨子禁碑

道光二年(1822年)三月十八日,洪口村民禁止砍伐亡父墓地林术,造立禁碑一座,碑高1、5米,宽43厘米。碑序云:“从来朝廷太庙,帝皇之墓□□光祖□□□之根本。因吾父迁葬小寨子之后,十年来屡次被人盗伐,不知何人所砍。不意今岁累过,阎昌文弟兄砍伐殇冢地方,言说安山谢幕,竖碑□禁后。我□□如有人乱砍者,一经查出,猪羊祭谢。勿谓言之不先也,是为序”。

(二)李蕃墓禁碑

李蕃清代举人,四川通江县兴隆乡人。任山东黄县令,为政期间,直忤贪官,体恤民情,深得黄县人民爱戴。脏官也百倍的疯狂残忍加害于他,蒙冤入狱,曾经演出《黄民哭狱》的历史悲剧。罢官归故里,一如既望,勤于园林,为家乡人所称道,著述丰富。其子李钟峨中进士入翰林院,官至太常寺少卿。被称为“通江三李”的李蕃父子仨名垂青史。李蕃享年八旬,其墓地曾几次树立禁碑。道光三年(1823年)六月所立的禁碑写道:“坟园禁地,培植风木……凡我亲□□世代子孙,替相护持,□□侵占庶发达自在□□中也”。如今墓地还留有两株古紫薇树,胸径均达三十厘米。丰姿倩态,人望而敬。

(三)李翰林墓地禁碑

李钟峨,康熙丙戌科三甲进士,进翰林院庶常馆学习,授翰林院编修、检讨,日讲进起居注官。雍正三年(1725年)转任太常寺少卿,掌礼乐社稷、宗庙仪礼之事。雍正五年(1727年) 回故乡通江兴隆紫荆村。乾隆十四年(1749年)逝世,享年88岁。墓地先后两次树立禁碑。同治五年(1866年)碑文写道:盖闻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是有祖犹木之有本,人之有祖□为子孙者,凡属□□□□□□应禁蓄栽培祖茔树木……”民国己已年(1929年)六月再次造立禁碑,碑云:“常闻之传曰,‘文王之囿七十里,宣王之囿四十里‘,大小虽殊,法禁相同。至若我地翰林坟,昔李公太常之墓,荒丘宽广,禁地辽阔。亦无异于二王之囿也。但匆尧常往不知遗爱,毋将风木悄伐松光,今被裔孙拿获,实堪痛恨,经投团众公论,建立禁碑一硐,以防将来。凡只有人砍伐,无论远近,外姓求见,拿获之后方有裔孙□□之给工资四千,照重议罚。倘有樵枚不知自爱,无怪禁不先也,为序”。翰林坟如今仍为松林密布,古树、名花、奇树不绝,风光旖旎。这碑禁的绝妙之处也就在此。

(四)云昙洞“禁止窃伐牧放”碑

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云昙洞“何君”之墓,因盗卖砍伐的是非平息后,为恢复墓地风景,陈锡昌、张大江二人造立禁碑,撰文称:“何君之坟,有后裔不法,常卖地不遂。又觅中杜元顺,胆卖坟内风木,可恨!族人张国分敢买,将风木不留,令人目睹心伤!大江称说姑念宗亲,是非方息,特立禁碑永禁。”如今昙洞四周森林茂密,松柏长青,云昙洞辟为通江县风景旅游区。洞中雕塑栩栩如生,披红挂绿,与洞外森林奇景相映衬。游人至此,冬秋如入世外仙境,炎夏暑气尽消,春阳生气勃发,赞不绝口。这林这洞这碑是否也有必然的联系,留下游人的美誉和肯定。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县禁碑
(一)洪口小寨子禁碑 道光二年(1822年)三月十八日,洪口村民禁止砍伐亡父墓地林术,造立禁碑一座,碑高1、5米,宽43厘米。碑序云:“从来朝廷太庙,帝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