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地吻合 惊人的发现
笔者根据对明清历史文献的考证及与铜钵山碑文的相互印证,并以字派的解读,未入旧谱的分析为佐证,得出广纳铜钵山、梓橦伍家坎、春在苟家匾朱氏或为朱元璋十七子朱权后裔的结论:(一)、从朱权封南昌王之后,子孙世代居于兹土,符合碑文“祖籍豫章”之说。(二)、宁献王朱权五世孙朱宸濠谋反失败被诛,族人倶遭诛连,亦有漏网者韬声匿迹,符合碑文“寄籍西蜀”(而非迁居)之说。(三)、铜钵山朱氏今已传至“绍”字辈上下,从“绍”字起上溯17代,按生育周期算,正好是“寄籍西蜀”的×公(以下称“西蜀公”),与明朝中期的“宸濠之乱(1519年)”时间吻合。“西蜀公”四世也正好进入清朝,与碑文“四世祖琼以清军卫史还蜀”时间亦吻合。(四)、明末为躲避闯贼对皇族(非所有朱姓)的追杀而逃离西蜀,符合“明季(末)避寇窜出”之说。(五)、既知“四世”为琼公,那么“一世”为琼公曾祖,相去未远,名讳不会不知,碑文却避而不书,显然是有意回避。这只能说明:明亡后“皇族后裔被清廷追剿”的历史现实,他们被迫隐姓埋名,碑文不便明示“避难西蜀”的始祖名讳。(六)、言祖籍,用早已消失的别称“豫章”而讳言南昌;移居称“寄籍”而不称迁居;地名用模棱两可的“西蜀”等,更是讳莫如深。(七)、最后一句“折荆斩棘,励精图治”别有深意。“励精图治”词典解释为:“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道出了先祖们复国的雄心壮志,又不露辞色。(八)、世居南昌可称“祖籍”的朱氏家族寥寥可数,经考证皆不合碑文所言。(九)、我族旧谱12卷始修于康熙年间,续修于乾隆年间,完稿刻板于嘉庆年间。铜钵山朱氏“乾隆年间……移居铜钵山……社口河。”说明续修谱时铜钵山朱氏已经存在但未入谱。以通江为中心的南江、巴州、平昌、广元、达县、渠县、南部、仪陇、营山、遂宁、蓬安、西充、射洪、南郑、西乡、镇巴、汉中、勉县、留坝、城固等地朱氏尽在谱内。甚至不与通江共祖的阆中县四排楼朱环、南充蓬州县朱珦科两支朱氏亦皆入谱,历历可考。而就在眼皮底下的铜钵山朱氏却只字未提。岂不奇怪!或是修谱者故意遗漏?亦或本主主动回避?若属后者,则上文有了佐证。试想,一经入谱,一支来路不明的朱氏族必将引起清廷注意,招来灭族之灾!(十)、铜钵山朱氏自“国”字起,派语为:“国思文仕德,廷元景正宗。克绍承先志,家昌大道忠。”这派语的字里行间亦藏玄机,有“思念故国”、“朝廷之首”、“背景嫡传”、“能够继承先辈遗志”、“家昌之大道是忠君兴国”等含意。还有,朱国瑞、朱兴宗是朱元璋的别称,派语竟将国、宗、元三字分别嵌于字派之中,或非巧合!这不是玩弄文墨,曲意牵强,假如真是皇族后裔,再与上文各条联系起来,就顺理成章了。
有此诸多吻合,不可谓尽皆巧合!故得出以上结论。
铜钵山朱氏世系(供参考):朱元璋为轩辕133世(见《朱氏源流考》120世朱珉)。133世朱元璋(1328-1398)。134朱权(1378-1448)。135朱磐轼(宁惠王)。136朱奠培(宁靖王)。137(?)。138“西蜀公”。139(?)。140(?)。141朱琼(以清军卫史还蜀)。142朱宪光。143世长子朱国祯(乾隆年间移居铜钵山,生四子:思亮、思喜、思颜、思云)、次子朱国祥(移社口河)。
作者:朱兆潭 号巴山人 2018年元旦于通江
巴中南i江接界的朱氏一族,派语为:大光明盛世,继续永朋兴。洪山登立志,守善若抱珍。这是清乾隆初年入川,现延八到十代人,解放前,家族遭变故,族人四散,长房带走族谱,断了音信,听老人讲,我们这一支也是皇族之后,苦于无处求证,望指教!
我爷爷是如字派,我父亲有字派,我是士字派,我儿子是兆字派,我们是后河桥这边的,爷爷走的早,我们现在都不知道,祖上是哪里的,那个知道
那你得找当地还在世的老人询问,或者看你们的族谱
我爷爷是仕字派,我爸是兆字派,我是以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