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民间故事:十八还仇的故事

话说清代中叶,通江小河有一人,常在路上以木棒偷袭单个行人,谋财害命,人称棒客或棒老二。

这年有一下河客商,到通江做生意,背个背篮,卖些针头麻线、簪环首饰一类小杂货。从下河卖到上河,赚了一些钱,因妻子快生孩子,准备赶回家去。一天走到七里碥,见一跛子拄根木棒在前面慢慢探探地行走。客商说:“请大哥让让,我需得赶路,得先行一步!”

拄木棒的原来就是棒客,他探知这客商情况,抄捷路赶来险道行劫。听客商要赶路,他让到路边,等客商过去,他一棒敲在客商头上,当场击毙。他把客商身上摸一遍,见身上没有钱,打算背着背篮就跑,但又怕尸首摆在路上被人告发,遂将背篮藏进路侧草丛中,然后扯根野藤出来拖尸体。

他怕有人看见,先探头四处张望。抬头看见土地庙,土地公公土地婆婆望着他在笑。再一看看到庙门上的对联:

多做好事莫做坏事;

不报今天定报明天。

横额是:十八还仇。

他想,世上哪有什么鬼神,这是人们用来吓唬人的,我才不相信呢。他用野藤套着客商的颈项正直往河边拖。拖到河沿,又抱来一块石头捆在尸体上,然后推下潭去。

棒客这是第一次冒险行劫。没想到第一次收获就不小:数百个银元,还有一些铜元。他是个光棍汉,足够他享用一两年。且说这客商,家里只有夫妻俩。妻子这夜做了一梦,梦见一个恶魔追赶丈夫,追了数步向丈夫头上猛击一棒,当即将丈夫打倒……她惊叫一声醒米,吓出一身冷汗。这夜就一直没能睡着,暗暗祈祷丈夫顺利归来。

过了两天客商妻子分娩了,不见丈夫回家。幸得娘家很近,有一母亲来照顾。生得一子,白白胖胖,甚是可爱。小孩满月,见丈夫还未归来,心甚不安。想出外寻找,一没有钱,二有孩子拖累。再说父母也不同意,认为男人出外尚不安全,何况女人家,谁能保险?

时间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的过去,妻子在盼望着丈夫,孩子常问及父亲。孩子该读书了,又是靠外婆家资助才上了学。这孩子天资聪敏,断断续续读了七八年,读完了四书五经,对社会应酬之事也逐渐通晓。

再回来说棒客,拦路行劫成了癖性。久走黑路碰着鬼,一次抢劫一过路牛客,未战过对手。对方猛追,他跳下一数丈高的悬崖,跌断了一只脚,真正成了跛子。

棒客脚虽跛,心不死,拦路行劫并未收手,只是不敢再碰硬的了。

一天,他在酒店里吃酒,迎面走来一标致书生。棒客主动问那书生哪里来到哪里去,意欲探听虚实。谁知这人就是原被杀杂货商的儿子,他是遵循母亲的嘱托出来寻找父亲的。

这书生似的青年,从下河找到上河,没有寻访到一点踪影。这是他在返家途中的一种巧遇,听到这陌生人的问话,脑子一动,编话说:家住通江碑坝,姓荀名清,准备到县城找叔父借钱上学。棒客想,这样的幼稚书生,又是给我送财喜来了,可惜说明他现在还没有钱。荀清见陌生人贼头鼠脑,知道不是好人,但并不畏惧,趁机大胆接近他,井特意称他为大叔,还叫来酒菜与那棒客共酌。谈话间,荀清说:“我这人不怕大叔笑话,这么大了还没进过城,很多事还望大叔指点。”

棒客不甚酒量,几杯酒下肚,话就多起来。还说自己也是进城,现在有人同路做伴很高兴。

一路上无话不讲,棒客不住地吹嘘自己地胆量和见识,荀清表示一定虚心向他学习。来到七里碥土地庙,两人坐下来歇气。苟清看了土地庙的对联,极力夸赞写得好。棒客不以为然,认为全是瞎吹,他说:“你看这横匾说‘十八还仇’,我就不信。”荀清问:“那怎么能说不信呢?”棒客把肩一耸,说:“哼,说起来把你吓一跳!十八年前,我就在这儿打死过一个杂货商,十八年过去了,谁敢动我一根毫毛。”荀清说:“你敢打死人,我不信,这是想吓唬我们年轻人!”

棒客见书生怀疑他的勇敢,就将如何打死杂货商,如何将尸体摔到河里,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荀清听出打死的杂货商正是他父亲,怒从心上起,但又怕战不过他,只是强装着若无其事,并表示对他的话怀疑,说:“大叔尽夸口吓人,我看你就不象敢打死人的‘英雄’。”棒客说:“你们读书人当然不敢了!”

他们一路闲谈,到了县城炮台山,荀清看了山下城区说:“我叔父在县衙当差,县城这么大,我在哪儿去找他啊!”棒客给他指了指方向,不打算一起去。荀清说:“你说你英雄,怎么县衙就不敢去?”“棒客这时酒己大醒,想到谁也不曾知道我的情况,有啥不敢去的。说:“好好好,我帮忙帮到底,你生来岔到,就是到了县衙还不定摸得清方向呢!”

来到县衙,见许多人在一间屋里议事。两人走到门口,荀清一抱将棒客抱住,不停地叫喊:“大老爷,伸冤啊!”

棒客想挣脱逃走,摇摆了两下见不行。再一想,你没拿到我的真凭实据,量你小子也没奈我何。屋内人听喊叫,蜂拥而出将棒客抓住。

县令即时升堂,两边衙役站满,刑具摆了一地。先是原告荀清讲:“被告杀人行劫。十八年前,父亲到通江经商,被他打死丢进河潭,劫走全部财物。这是他今天酒后吐真言,望大老爷为小民伸冤!”棒客不怪是老手,毫不惊慌,他说:“这是我的戏言。大老爷你看,我这跛手跛脚的,行动都困难,哪能够行劫?再说,我既杀他父亲,抢劫财物,我还敢跟他来县衙么?这完全是他诬告好人。”

县令听了原告的申诉和被告的答辩,不敢断言是真是假。师爷在一旁沉思,因他是本地人,对棒客劫杀客商早有所闻,只是未掌握真凭实据,不曾在县衙申报过。这事既然客商儿子说得真切,想必是真,就对县令附耳低言了几句。县令说:“你们都说了情况,是真是假,我要到现场查勘。”

到了现场,通过察看,又找来附近百姓询问。棒客劫杀客商很有可能,只是年月已久,难以找到证物,仍难下决断。县令对原被二告两方说:“我找人下潭去查看、若能找到尸骨,便是真情,若还找不到,案情即作假,你们看如何?”客商儿子想只能如此,立即表示同意。棒客认为这么多年,尸骨早已被水冲走,也表示同意。

县令派人钻人潭底,原来尸骨还完好地摆在石潭中,打捞上来,和客商儿子说的父亲高矮完全相符。遂判处棒客死刑,秋后斩决。这真可谓:纵是神难信,也算事投机,为人行不义,终有暴露时。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民间故事:十八还仇的故事
话说清代中叶,通江小河有一人,常在路上以木棒偷袭单个行人,谋财害命,人称棒客或棒老二。 这年有一下河客商,到通江做生意,背个背篮,卖些针头麻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