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古城江阳十景
(四)南台飞瀑
南台,位于城南之台层山坡而得名。从山麓攀登每一台层,皆有怪石林,且变化各异:有似楼台高翘,有似鸟翼奋飞,有如茶盅倒扣,有似骏马奔驰。溪涧之流水,皆沿每层台阶,上一瀑自谷口悬崖凌空而下,逶迤而下,形成天然之瀑。特别是燕子洞恰如白练垂挂于三十余米高的潭底,冲击于石盘之上,水柱激起之浪花、水雾,迷迷蒙蒙,当面有凉风扑来,侧身则击声震耳。如遇日光照射,幻成七色彩虹,使人心旷神怡。当瀑布之水经过大宕嵌时,忽遇横卧如切之岩壁,瀑水只好随岩壁走势,形成玉柱状的第二飞瀑,急急倾注潭中。潭之左岩,又一天然喇叭形之出水口,使刚刚倾泻下来之水,随地拐弯,从这“喇叭”口流下再成第三道瀑。因喇叭扩送声音,使惊雷般之瀑声传送更远。水出潭,狂奔于乱石陡坡之中,泻入“壶天”(在石穴上写的两个字),忽然而逝,下方很快又从壶底部而出,人们称之为“银龙入洞”。今平昌酒厂酿酒之水源,皆是截此瀑而用的。因而一些喇叭口以及“壶天”等字样已被毁而不存了。
诗曰:
谷口悬崖下,盘中溅玉珠。
银波吞宕嵌,水柱入云图。
喇叭雷声远,壶天字迹无。
先贤多智慧,卖酒忆当垆。
(五)宝山夕照
宝山位于县治西面,山顶有一庙,名曰“金宝观”,庙四周青松古柏环绕,景色清幽。观内清修之女,暮鼓晨钟,木鱼清罄,颇有世外之感。庙宇西坡,松柏掩石壁,势如刀削,从岩之边缘垂下多种藤蔓,名称不同,千姿百态,有如发髻,有如元宝,有如马鞍,有如玉带。从廖家花园西望,每当夕阳坠落之时,漫天晚霞,勾勒出参差的山巅和形态各异之古树,本已奇妙非常,然其霞光经庙宇红墙折射,似五彩缤纷之云霓,更显出忽变忽幻、或明或暗,如海市蜃楼的妙趣。特别是随着夕阳下沉,大地上流溢在空中之水气反射阳光,半个天空皆涂上褚紫色的奇彩,可观赏到成群结队晚归的白鹤、野鹰、野鸭,从大宁滩、文家河、龙潭溪轻歌漫舞而来,给“宝山夕照”更添了壮观之情趣。
诗曰:
宝观西峰顶,苍松古柏环。
夕阳闻暮鼓,霞彩醉青山。
禇紫晴空挂,幽灵白鹤还。
船桅隨浪折,落日水中悬。
(六)龙潭秋月
龙潭位于县治之西北面,源于张公、土兴毗界的“兰河子”之流溪。溪流沿佛头山势蜿蜒流入巴河。溪口上一华里处,溪底有大石磐构成的斜台,溪水流过石磐,突然石磐如刀横切,使溪水从约十公尺宽的横切处泻下约10多公尺高的“龙潭”之中。龙潭之水,无洪水时浪平波稳,春夏水涨,厚厚的水帷幕倾泻于深不可测的“龙潭”之中,其声震耳,其势磅礴,尤以两边有粉红色岩石,护住潭水,更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由于潭深不可测,适于水族繁衍,前人在潭侧面壁上,刻有“永禁捕捞”四个大字。使各种鱼类在龙潭中成群结队,往来畅游。时逢秋日,游人在右岩民宅栏杆处凭栏下望,一轮秋阳,竞被飞瀑击得“粉碎”,倒映在岩壁和野花、茨蔓之上,层层波光粼粼,石水浑然一体。如临潭玩月,则更是别有情趣。潭水幽幽,秋虫唧唧,仿佛明月沐浴于潭水之中,恍入仙境;凝视潭水,群星点点,好似无所依托之游鱼,随波荡漾于月影。清代郡守鄱阳张垓(gai),书斗大“碧渊”二字于壁上,笔力遒劲,远近驰名。
还有一些文人在此定韵联诗:
一读兰亭序(陈锡申),濠梁兴勃然(张南高)。
携鱼寻马迹(白乃光),酌酒叹龙泉(严躬修)。
飞瀑鸣雷鼓(口口口),泛波走雪湍(杨先桂)。
流觞(shang)开曲水(口口口),不数永和年(陈锡祐)。
这些诗句,既赞美了龙潭之秋月美妙,又增添了景物文化之底蕴,景美诗美,岂不独具风韵乎?
诗曰:
夕阳飞瀑粹,郡守碧渊书。
岸上观秋月,潭中沐婕妤。
幽然图画美,静寂浪波徐。
若得闲千日,依山傍水居。
(七)佛头夜雨
佛头寨位于县治北面,海拔七百多米,属全城制高点。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巅古寨曲折,依岩筑成,为清代嘉庆“白莲教”起义的农民义军所设,故名佛头寨。山间清晨西面遇雨或雾气升旋可稀见,佛光殉丽,璀璨,幻化无穷。鸟瞰山下,佛头群山,岭簇峰抱,尤如众星拱北,涧壑深幽,溪流蜿蜒,通巴两河,盘绕三面。山风吹来,感有“六月飞云带雪寒”之况。人在山中,则见漠漠云雾;人在山外,则如蒙蒙“夜雨”。透过不尽的烟云,可饱览时隐时现的青山,时聚时分的雾霭,时波时浪的绿水,更添几分身临“夜雨”的色彩。
诗曰:
雾霭生晨晓,清风带冷寒。
濛濛如夜雨,漠漠似云盘。
璀璨霞光透,深幽涧壑钻。
身居山内外,感慨上心端。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