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为:岳凌云出生地、生卒年及字号;岳凌云家世源流及科考;岳凌云生平经历及其著述三个部分,分为三页。
岳凌云 (1826-1890),字小山,号七星山人,四川南江具人,系宋武穆王岳飞后裔,清举人岳容曾孙。岳陵云早年壮志遂意,中岁科场困顿,屡试不第后授徒悬壶,仅以例授岁贡终老。负笈蓉城锦江书院时,师从童棫、李惺等宿儒并深得嘉许。游学之余,与时任陕西巡抚刘蓉、四川川学政张之洞、尊经书院院长王闿运、新繁龙藏寺住持释含澈等晚清名流过从甚密。岳凌云工于诗文,精于岐黄,“诗酒寄闲身,刀圭讬仁术”,著有《七星山人集》《秋窗摘录》等,《蜀诗续钞》《及见诗续钞》《米仓古道文丛》有传。
一、岳凌云出生地、生卒年及字号
岳凌云,派名腾典,南江张公塘(今南江县高桥镇张公塘村) 人,祖上原世居南江坪河,岳凌云曾祖父岳容始迁至张公塘。《南江岳氏统谱》:“张公塘岳容支系始于文寿祖长子思恭,原住三角山麓(今南江县坪河镇先锋村境内)…尔藩祖长子岳容选址迁往张公塘,渐成一大分支。”岳克勤《张公塘岳氏宗祠记》:“本支在南江实居坪河,清雍正时族祖坤含公(岳容字坤含一引者注)悦张公塘山水,迁居于此。”张公塘位于铁船山脉支系七星山下,隐于幽谷,形同筲箕,四面山岭围蔽,中央坡地上冈峦耸峙,诸如莲台山、帽子山、柏林包、王家寨、土寨子等起伏有致,风光秀丽。土寨子上今存岳中现墓联:“穴吞山面千团璧,蕊吐塘心一颗珠。”其地景致,可见一斑。
张公塘“云山四面”“烟火百家”,原名张公溪。岳森《新桥碑序》:“此地先名张公溪,后人因四围高中央低有似坡塘,乃改溪为塘。张公者,不知为谁,无所考据,相沿弥之耳。”又“先高祖坤含孝廉卜宅于斯,买寨左姓,以先伯曾祖士楷名立契,下连地界印契载明。”(见岳森《土寨子禁碑记》) 境内弯刀石沟与韩家寨沟东西环抱,溪流随着山势蜿蜒交汇于南叉河,经平岗高桥流入明江。一代“巴西儒医”岳凌云,即出生在此山水钟灵之地。
岳凌云生卒年,相关文献多有记述。《南江岳氏统谱》:“岳腾典,岳中瑶子,字小山,凌云,邹孺人生于道光丙戌年 (1826) 六月初九。”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岳凌云,道光六年 (1826) 至光绪十六年 (1890),字小山,号七星山人。四川川南江人。”岳森《岁进士候选训川导岳府君墓志铭》:“粤以光绪十六年 (1890) 十月平九日,遘疾而终,享年六十又五。”
岳凌云,字小山,疑取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王孙游兮不归”之义。其《青花绿端砚歌》抒写“古砚美人名士义。其《青花绿端砚歌》抒写“古砚美人名士各千秋”的吟赏生活时,“健笔凌云准与俦”“小山桂馨人可留”,此两句竟暗嵌其名与字,巧合抑或有意为之,尚待考证。另释含澈《及见诗续钞卷八》:“岳凌云,号小山,南江贡生,工诗,著有《七星山人诗存》。晚年寓巴州,恒以医理济人。”其将“小山”作为岳氏之号,有误。
目前发现岳凌云自号有二:七星山人、穆贻子。七星山风光旖旎,群峰罗列,状若北斗七星,属县南风景胜地。《(民国)南江县志》第一编《山脉志》:“七星山在县南一百四十里,岭上土峰罗列,圆若覆碗,连布百余。中有小圆峰七,位置若北斗七星,有池终岁不溢不涸,俗呼天池子’。”岳凌云常年隐居于七星山下,与女史郑姚华伉俪情笃,“室有琴书樽有酒”(郑姚华句),啸傲林泉,颇为自得。《七星山人集》收录有《七星山天池》《七星山草堂杂咏》《山居即事》等,生动描绘了奇秀的景象:“峦头象七星,泉洼古不涸“万斛松涛涌,能清肺腑尘。”闲适的隐居生活:“一径蜿蜒人,缒幽结草堂。松脂柴炬朗,蕨粉草根香。”以及快意的酬唱瞬间:“少妇拈彤管,奚奴佩彩囊。”“绝好闲情微碎后,佳人泥我阅新诗。”自拟为“七星山下一丛竹”的岳森,为乃父岳凌云遗稿题署时,“痛检遗箧,得诗文稿数帖,都为一集,题曰《七星山人诗文存》,从旧署也。”也透露出个中消息,“从旧署”三字是岳凌云自号“七星山人”的明证。
岳凌云自号“七星山人”以志其居住地外,尚有别号“穆贻(诒)”。岳森《岁进士候选训导岳府君墓志铭》:“府君,南江人也。讳凌云,字小山,别号穆贻,明其为宋武穆王之裔。”岳氏本人在《敦安桥碑序》中也以“穆诒子”自称,“穆诒子览而嘉之日”,旨在追怀宋武穆王,感念自身乃岳飞之嫡系后裔。其《岳武穆奉诏班师赋》,“岳少保壮志轩昂,先声赫濯。精忠贯乎星辰,浩气钟于河岳”云云,情志慷慨,言辞铿锵,亦可窥其梗概。另《七星山人集》多次出现“留仙阁”
词,疑为岳凌云斋号。如《书(海天余话〉卷后》:“留仙晓阁绘诗龛”,句后自注:“予构留仙阁,供蒲留仙夫子小像。”岳凌云“自少怀大志,至壮若不遇”,平生际遇与蒲松龄颇近。《赠南泉寺方丈海岩》:“聊斋笔墨情如钵”,句后自注:“愚亦以岁贡不复应举,故窃比于蒲公。”自署留仙阁,与郑姚华女史长相唱和。《(民国)南江县志》第三编《烈女志·才淑》:“郑瑶华,字德玉,仪陇县人,适南江岳明经小山,工诗,常与小山相唱和,有《倡随集》《留仙阁诗集》传世。
临邛进士、尊经书院院长伍肇龄应岳森之请,所作《(七星山人集)序》亦可佐证,“山人则久困名场,儒人偕隐,有林下风,别有《留仙阁唱和集》待梓。”郑氏所著诗集径以留仙阁命名,尤令人感佩一百多年前这对神仙眷侣的绸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