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中的巴中东龛山
东龛山, 又名东华山, 古称巾子山。 一、《四川通志》称:“ 岭峻而长, 横障一方, 行其上,诸峰罗列如儿孙”。 山后为东洞寺, 下为东洞,洞高丈余, 最宽处约四丈。塑有释迦牟尼大像一尊, …
阅读更多东龛山, 又名东华山, 古称巾子山。 一、《四川通志》称:“ 岭峻而长, 横障一方, 行其上,诸峰罗列如儿孙”。 山后为东洞寺, 下为东洞,洞高丈余, 最宽处约四丈。塑有释迦牟尼大像一尊, …
阅读更多马建堂,四川文理学院 摘要:川陕苏区时期高度重视干部人才的培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和红军大学是两所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重要学校。彭杨学校建立于1933年2月,注重革命理想信念的教育 …
阅读更多内容摘要:1993年建立巴中地区,2000年巴中撤地设市。建地设市的20余年来,巴中在实现由温饱向小康跨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不同时期,根据国家和全省的战 …
阅读更多李炳南(1832—1905),字星六,南江县大河观光山(今大河镇永坪寺村)人,清岁贡生李锦春长子,光绪乙亥科举人,截取知县。后因时局返梓侍亲,曾主公山书院(今南江中学前身)讲席。李 …
阅读更多自万州取开州、通州、宣汉过巴州及洋州路至长安二千二百四十里太平寰宇记 人们普遍知道是杨贵妃玉环喜食荔枝,便修专道从岭南、福建直至后来的重庆涪陵、垫江到四川的达州、平昌、万源 …
阅读更多陕楚地区的农民起义是指清朝的白莲教起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起义的发动、嘉庆帝的对策、起义的失败。来自范文澜,蔡美彪著《中国通史》第十册。 一、起义的发动 嘉庆元年(一七九六 …
阅读更多本文分为:巴地多虎、巴地虎患、“孝行”衍生的虎事、“因果报应”的隐喻、虎之克星几个部分。作者:周书浩。2020年12月30日完成,2024年9月3日增订。来自其个人公众号。 虎为哺乳纲大型猫 …
阅读更多作为中国古代中原通往西南交通主动脉的蜀道,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桥梁纽带作用,而且蜀道在历史发展中本身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交通文化,包括蜀道上馆驿的设置与 …
阅读更多案据重庆商会本年五月十八日代电重庆市木公会电:通江县政府擅自征木筏特许费。并据沙磁区事务所呈报“木商刘佃琴已被通江县政府扣押”。电请“鉴接示遵”等情到部。 查地方政府设卡对贷征 …
阅读更多旅通木商虽省政府文是民国32年4月,商人呈送给省政府的公文。民国财政部长孔祥熙批示,转通江县政府,通江县收到公文后,当时县长罗文杰于6月10日发布《征呈省政府文》。 蒙请苛征协恳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