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与茯苓的来历
通江盛产中药材,天麻和茯苓是其主要产品。它们是怎样得来的呢?要讲清这些问题,那得从陈抟老祖在通江修道谈起。 陈抟是五代时期的道士,他的老家在亳州真源。那时的通江还叫壁 …
阅读更多天女是玉帝的小女儿。她曾到过人间,所以对人间很有感情。她回到天上,主要从事种花。她种出的花,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她每年把花种出来后,为了使天上、人间,共享她的幸 …
阅读更多涪阳雾露溪是通江银耳的发祥地。关于银耳的发现和得名,这里有这样一个传说。 不知某朝,在雾露溪边,住着穷苦的母女俩,终年靠打柴维生。女名银花,从小死去父亲,靠母亲养大。当姑娘 …
阅读更多龙溪、焦坪两地,每年稻谷成熟早,过去曾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朝,通江有个县令,能懂鸟音。一天,他在大堂上与衙属议事,忽然一只麻雀飞来,招呼它的同伴前往龙溪吃谷子。那麻雀叫 …
阅读更多金柜山,在通江城南公山最高处。(现属于通江县诺江镇管辖) 相传,从前有一对夫妇,在山前的张爷庙跟张道陵七世孙学仙修道。后来师父成仙飞身,夫妻俩便进山修炼点金术。一直到俩夫妇 …
阅读更多唐太宗天宝年问,通江县东山乡大东山下建造起了一座雄伟壮丽的寺庙,名叫天花寺。相传,寺里曾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尼姑。年幼在家时,算命先生算她命里“主八败”,只有上庙当尼姑,才能免 …
阅读更多通江县双泉乡清溪村的半山坡里有个岩洞,名叫白马洞。为什么叫白马洞呢?要了解它的来历,还得从一个古老的传说谈起。 据说在很早的时候,这个岩硐里有一匹白马,天天夜里出来吃农民的 …
阅读更多谢仙名谢纯清号竹溪,有的文献中亦称号守溪,叫做谢守溪(历史传说并无实证)。明末通江瓦室桂花屋基廪生(现通江县瓦室镇桂花村)。他曾在鸡子顶(今桂花村山顶)修道,钟子寺飞身。 …
阅读更多通江县陈河乡陈家坝、河坝场一带流传有这样一首民谣:“雷大人死于鸡公嘴,杨将军葬身罐子坪,余大将丧命药池子。” 嘉庆初年,官府横征暴敛,地主患意剥削,加之连年天旱,田禾无收,致 …
阅读更多从前,在小通江河的姚滩坝,住着一个姓景的老人,一家三口,靠在大路旁开个旅食店维持生活。景老虽然家穷,但喜爱做一点好事。他开旅食店半辈子,对过往客人,不管是来店住宿吃饭,还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