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巴州清水驿考
驿站简称“驿”,又名“馆驿”“驿馆”“邮驿”“邮亭”“馆递”,是古代政府为传递文书、接待官员、转运物资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有唐一代,驿馆的制度设计、修缮扩建,驿路的水陆相兼、四通八 …
阅读更多驿站简称“驿”,又名“馆驿”“驿馆”“邮驿”“邮亭”“馆递”,是古代政府为传递文书、接待官员、转运物资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有唐一代,驿馆的制度设计、修缮扩建,驿路的水陆相兼、四通八 …
阅读更多一、驿站兴起。 秦统一巴蜀后,即开辟长安至巴蜀的官道——米仓道,这里即为米仓道必经之地;北魏在今通江县涪阳镇置符阳县、西魏在今通江县城置诺水县,唐代在今通江县城置壁州,这里便 …
阅读更多明代 置数量相比巴州、南江两地较少,据正德《四川志》记载:通江县铺递设5个,分别为总铺、杨柏铺、土门铺、鹦哥铺(在治西)、渡口铺(在治东)。 清代 通江县的铺递数量比明代有所 …
阅读更多米仓道从汉中入蜀至巴中共240多公里,其中南江境内150多公里,贯穿南江县,全县铺递数量较多。 明代 明正德《四川志》记载:南江铺递共设11个,分布在县南方向,分别为总铺(底塘铺, …
阅读更多铺递又叫“递铺”、“铺驿”,简称“铺”或“急递铺”,是地方州府县专门传递公文信函和军事情报的机构,类似今天的“快递”。 明代巴州的铺递 据明正德《四川志》记载:巴州铺递共设19个,分别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