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传略
赵杰,男,1906年7月出生在南江县上两区(现桥亭镇)元山寺坝里一户姓赵的富绅之家,赵家是当地的知名大户,拥有许多的良田沃地竹海森林。在父爱和大山的怀抱中长大,过着舒心而又安逸 …
阅读更多赵杰,男,1906年7月出生在南江县上两区(现桥亭镇)元山寺坝里一户姓赵的富绅之家,赵家是当地的知名大户,拥有许多的良田沃地竹海森林。在父爱和大山的怀抱中长大,过着舒心而又安逸 …
阅读更多放牛娃儿好啊—伤心 家中莫吃穿啊一帮人 清早起来天啊一未明 双手打开牛啊一圈门 把牛儿牵到啊一山林 山林的霜雪啊一很大 我脚手冻得啊—没法 放牛放倒天啊—黑了 肚子饿得响啊—咕咕 地主 …
阅读更多穷人的秀才 何尧林,1912年1月10日出生在长赤区竹岭乡一个佃农家里。八岁开始读书,十四岁卒业于龙池书院。他勤奋好学,聪敏过人,诗文书画,无不精通,是当地亭有名气的“穷秀才”。 穷 …
阅读更多1933年初夏的一天上午,通江南门外突然响起了锣鼓唢呐声,鞭炮也放得来雷翻阵仗。城中百姓听见,纷纷涌出门去看稀奇。只见这帮由二三十人组成的队伍之前,拉着一块很大的红布条,上面 …
阅读更多王仕清(1907一1935)男,出生在通江县涪阳镇鲜家山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从小跟随父母劳动生产,性格倔强,勤劳朴实。利用农闲到刘二沟买回谷子拌米背到涪阳坝卖,解决油盐钱,碎米谷头 …
阅读更多张秉孝,1924年9月出生,今巴中市巴州区大和乡朱坯村(原巴中县清江乡第七保),父亲张明江,母亲刘绍清,为家中第二子,小名孝娃子。 1933年春天,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解放了他的 …
阅读更多本文精选了南江籍上世纪30年代红军的家信,深刻反映那个战争烽火的时代。 何俊松同志的家信 双亲大人膝前敬禀者: 男自庆阳寄信归家后,不知大人收到与否,心中时时挂念。男出家情形大 …
阅读更多闫德琼,生于1916年8月,南江县白院乡(现大河镇)天平村二社人,曾参加西路红军。 小时候,闫德琼和伙伴背生姜、桔子到通江苦草坝去卖,送给红军的生姜、桔子总会被原封不动地送回,或 …
阅读更多父母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儿自分别后,就到旺苍住了几天,又开到苍溪,又回到巴中编连,要到城口,我们到达宣汉又回到仪陇就住下了。每天都在同国民党匪军打仗,现在已经打到阆中去了。 …
阅读更多红军的“特务队”是很出名的,行军时跑前跑后,休整的时候,他们就钻到敌占区去活动,行动起来真是神出鬼没,还经常单枪匹马深入敌群,有时押着俘虏从我们哨上走过,大家真羡慕极了,只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