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巴中的古诗:柳下暗记①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②。 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⑧。 作者:李商隐 说明:此诗似在批判柳絮的轻佻放纵,含蓄蕴藉,抑或另有所指。 注:①暗记:默记。柳下暗记:在柳下所想到的。 ②无 …
阅读更多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②。 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⑧。 作者:李商隐 说明:此诗似在批判柳絮的轻佻放纵,含蓄蕴藉,抑或另有所指。 注:①暗记:默记。柳下暗记:在柳下所想到的。 ②无 …
阅读更多柳映春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①。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②。 作者:李商隐 说明:本诗取首句第一字“柳”为题,并非写柳,实写羁旅之情。 注: ①“春潭”原本作“江潭”,据《全唐 …
阅读更多想像咸池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② 说明:本诗写巴江之地常年多雾,难以见到太阳,增加了宦游羁旅之人的离愁。 作者:李商隐 注:①咸池:东方的大 …
阅读更多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① 纵能朝杜宇②,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③,芦铦未破矰。 知来有干鹊④,何不向雕陵! 作者:李商隐 说明:作者以北方飞来的鸟儿自喻,虽然自认委屈安居于巴江 …
阅读更多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1】。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2】。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 813 年~858 年),字义山,号玉豁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开成二年 (837 年) 进士。曾依 …
阅读更多巴山主脉米仓山南麓的关坝,是古米仓道由汉中入巴蜀的咽喉。古关坝四山环绕,一水中流,千亩平坝,百户农家,酒业兴旺,有“小杏花村”之誉。 晚唐以后,这里一直有着大诗人李商隐驻足此 …
阅读更多唐朝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中“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巴山”,有人说是川陕交界处的大巴山,其具体位置一说在四川通江县境,一说在南江县境;也有人说“巴山”是重庆市北碚区的缙云山, …
阅读更多通江县涪阳镇涪阳路(街)北段石壁上有一座佛龛,系唐代大中年间(847-861)所建。其历史之悠久,造技之高,都是罕见的。曾被四川省文化局编为文物76号,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之一。摩崖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