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游击队的领导人——刘子才
刘子才,又名刘涛,男,安徽省六安县人,1912年出生,家庭贫农,少时务农,织布。1928年,中共六安县委领导了“六安”、“霍山”起义,刘子才参加了起义斗争。后加入红四方面军73师,不久 …
阅读更多刘子才,又名刘涛,男,安徽省六安县人,1912年出生,家庭贫农,少时务农,织布。1928年,中共六安县委领导了“六安”、“霍山”起义,刘子才参加了起义斗争。后加入红四方面军73师,不久 …
阅读更多赵明恩,男,1910年出生于达州市达县蒲家场赵家岩的农民家里。 赵七岁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达县中学,1926年,赵和一批进步青年办起《半月刊》,宣传进步思想。同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
阅读更多张绍祥,字华半,男,1909年生于新疆,八岁时随父母迁到甘州,1919年随父迁回陕西南郑黄官区观音沟老家居住。张少年时家境清贫,仅读私塾两年,便随父务农。其后,弃农经商,随其父在 …
阅读更多1935年,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北上,决定留下时任旺苍县委书记的刘子才和赵明恩等人,率领红三十军战士300余人,创建了“巴山游击队”,不久扩编为红三十军独立师,后在铁炉坝被 …
阅读更多这三个意见是否成立和有意义,我们是不能轻率下结论的,应该以史实、事实来判定正误。 首先,我们来看巴山红军游击队活动的范围是不是大巴山,及其和米仓山的关系。 据《辞海》记载:“ …
阅读更多1935年春,在通南巴创建川映革命根摇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要离开根据地,为使根据地群众,在红军离开很据地仍有一块寄托希望的绿洲,因而方面军在南江桃园林海中,组建了一支 …
阅读更多“巴山游击队”的真实名称叫“川陕游击军”。为啥又叫“巴山游击队”?是建国后有人发现“打陕安川”这幅标语落款是“巴山游击队”。其实,原起名为“川陕游击军”,印章刻名是“川陕游击军司令部” …
阅读更多作者:孙天福 巴山红军游击队,简称巴山游击队的名称,自成立那天起一一即1935年2月初,就反映出了各种不同:的称谓,一直到解放以后,见诸有关地方史料的记载、论述和访问记中,其名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