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地设市以来巴中总体发展思路的演变历程
内容摘要:1993年建立巴中地区,2000年巴中撤地设市。建地设市的20余年来,巴中在实现由温饱向小康跨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不同时期,根据国家和全省的战 …
阅读更多内容摘要:1993年建立巴中地区,2000年巴中撤地设市。建地设市的20余年来,巴中在实现由温饱向小康跨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不同时期,根据国家和全省的战 …
阅读更多孙明刚(1912—1993),四川巴中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四方面军保卫局宣传员,红12师和红9军25师医院看护员。参加了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路军艰 …
阅读更多时下,巴城发展日新月异,而那些日渐消失的老街古巷,也许在若干年之后少有人能记得。 一、江北农田绿树炊烟袅袅 说起巴城江北,不少老巴中人都会这样描述:“原来的江北就是一片农田。 …
阅读更多一、第一个中心县委 第一个中共巴中中心县委正是在革命处于低潮,党的工作中心转向争取群众的政治形势下成立的。1930 年 9月下旬的一天,中共川北特委通知党员吕子谦、戚应元和共青团 …
阅读更多从1963年开始,巴中的经济进入正常平稳发展时期,1964年,先是县内搞“小四清”(所谓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然后又是县与县交叉派工作队到各县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大四 …
阅读更多1956年“一化三改造”以后,进人建设时期。尤其是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后,巴中的经济建设出现了高潮。到1958年,4个县先后办起了缫丝厂、 …
阅读更多当1952年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在巴中完成后,即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到1956年,这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从1953年起,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改 …
阅读更多1949年前,巴中基本无公路,更无铁路、航空线路。民国35年(1946年)开始修筑的巴(中)一仪(陇)公路,到民国38年(1949年)才完成路基,没有通车,短短的80多公里公路,修了三年多也完不了 …
阅读更多通江至城芝苞之朱,世系婺源,元时居闽,明时迁粤,清时入川,避难通邑。是朱熹曾孙宋理宗附马朱浚之后,与伟人朱德同宗。仪陇朱氏从朱熹第11代“发”字辈起派语为:“发福万海崇仕先,友 …
阅读更多巴中东汉时名汉昌。西晋永兴年间(304年一401年)和南北朝宋、齐年间(420年一502年)叫汉兴。北魏时叫巴州、梁广。隋炀帝时叫清化。唐初复称巴州。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改称巴县,后复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