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教育工作大事记要(1381-1949)
明洪武十四年(1381) 通江县儒学在县治西北宁壁州旧学始立。洪武中、杨贡、张贡予以继修。 清初 县教育行政机构设置训导。 康熙二十三年(1684) 知县陆士炳重建通江儒学。 康熙三十三年 …
阅读更多明洪武十四年(1381) 通江县儒学在县治西北宁壁州旧学始立。洪武中、杨贡、张贡予以继修。 清初 县教育行政机构设置训导。 康熙二十三年(1684) 知县陆士炳重建通江儒学。 康熙三十三年 …
阅读更多北宋徽宗(赵佶)正和八年(1211年),徽宗钦饬,界牌三洞台道长候化先(仙)为“上道仙”称号。同年他在镇龙场东南罐包修建道观,命名为“镇龙观”,山民亦将此代称镇龙场镇。 到明朝 …
阅读更多1907年,辖区明江河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 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沿袭乡闾制,全县三乡四十八场,兴马场属崇清乡的一个场。场辖忠义、莲花、回龙、马鹿、红顶五团;场设总团办 …
阅读更多1951年1月废旧乡保甲制度结合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建立新的民主政权机构,当时燕山属赤溪乡人民政府管辖。 1952年1月,结合土改,调整行政区划燕山从赤溪乡人民政府划出设置晏山乡人民 …
阅读更多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 乡绅扩建二郎庙,三年方告竣工 乾隆戊午年(公元1738) 4月11日时任江南凤阳府凤阳县左堂兼摄右堂护县的石院子人柳文华(生于康熙庾辰年三月二十日,即公元1700年 …
阅读更多1950年 军事代表赴乡接管民国乡公所;成立治安委员会接替乡公所;成立农民自卫队,设中队1个、小队7个、分队20个;成立乡农民协会,取消治安委员会;抗美援朝,全乡捐款123O0元(折合人 …
阅读更多唐僖宗乾符年间(875—879) 杨柏寺落成,修建街道,设置场镇,继而筹建杨柏禹王官,万圣宫,五圣宫等寺庙宫殿。 清,咸丰六年(1856) 冉永洲被“征调出师”,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被诰封“ …
阅读更多1950年 春,梓潼建立征粮剿匪治安小组。 5月下旬,二天傍晚,袍哥大爷张学绅,纠集兄弟伙,隐在梨树坎,乘唐金华 从通江城返家至此,用乱棒打死。秋,抗美援朝,梓潼人民捐款4000余元 …
阅读更多清,同治三至五年间(1864-1866) 袁家碥袁心田,承首募资修建梓潼庙,庙落成,建街道,设场镇。继而又承首募资修建清斋寺、袁氏祠。 清,光绪十七年(1891) 夏,连旱48天,秧苗干死,星 …
阅读更多十、苏维埃政府时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2年(1932年) 12月22日,红四方面军总部11,12, 13师进驻苦草坝得汉城、小坪等地。 次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在苦草坝召开入川第一次、党政军高级干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