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杨军事政治干部学校遗址(八角楼街)
一、地址 巴中市巴州区西城街道云屏社区 76 号。 二、红色遗址涉及重要党史人物或事件基本史实 为适应军事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需要,1933 年 2 月,彭杨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在通江恢复重建。 …
阅读更多一、地址 巴中市巴州区西城街道云屏社区 76 号。 二、红色遗址涉及重要党史人物或事件基本史实 为适应军事斗争和根据地建设需要,1933 年 2 月,彭杨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在通江恢复重建。 …
阅读更多巴中云屏书院知名弟子(学生)有李含菁、冯文经、刘汝安、唐纯经、胡子烈、余晋、冯蔚藻、李廷魁、张汝霖、朱学程、潭宝屿、王勉、王协和、龚钦等数十人。 李含菁,字粹堂,巴州在街乡( …
阅读更多云屏书院严格按古代书院格局建造,分前、中、后三院,经历近40年后,1907年尽管为巴州中学堂,书院的房舍保存完好。据在巴州中学堂读过书,后又担任巴中中学校长的陈寿先老校长回忆: …
阅读更多“学堂之与书院,其校舍位置,学级进升有异乎?”“无甚异也”“无异则当事者何必更易其名,以新天下之耳目?”曰:“是有故”。大凡学制之废兴,皆随世运为消长,而即与时而变通。今天下一学 …
阅读更多司牧之难也,抚凋瘵疾一苦之民,而与之说诗书、兴庠序,不已迂乎,虽然,教又乌容已也。尝历宦巴蜀间,诹听民瘼,以为民不困于征摇,而困于狱讼,狱讼之繁,教化之敝也。教化者 …
阅读更多云屏书院(今巴中中学前身)创于同治七年(1868)。 “夫化民以士,而教士以学”(余焕文《云屏书院碑记》) .时任知州陈洪绪根据宕梁书院的现状——“斋舍秋隘,多士难容”及州人兴学的呼吁 …
阅读更多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种教育机构,是传播文化、施行教化的重要场所。我国书院制度兴起于中唐,繁荣于明清。 一、巴州城最早的书院 丹梯书院是四川较早出现的书院之一,也是巴州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