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涪阳镇故事——烘笼击县官
光绪年间,丁寿芝在通江县连续作了十多年知事,任内贪赃枉法。鱼肉人民,平溪乡廪生刘垂龄比丁为牛有角;以衙门深似海,弊病淹死人,狗仗人势,钱通神路等词,写了《丁角赋》一首,以 …
阅读更多光绪年间,丁寿芝在通江县连续作了十多年知事,任内贪赃枉法。鱼肉人民,平溪乡廪生刘垂龄比丁为牛有角;以衙门深似海,弊病淹死人,狗仗人势,钱通神路等词,写了《丁角赋》一首,以 …
阅读更多涪阳乡(现通江县涪阳镇)西行4公里的石龙峙村(原名韩公坪,现石龙寺村)在香护山和中华山之间,凸起三峰,蜿蜓奇异,形如3个金龟,接壤的莲花洞村(原名曹村沟)系铁鞭山靠背、香炉山主 …
阅读更多相传古时,张武郎下江口武郎坪(涪阳镇武郎坪 )人。自幼随父练武,武艺高强,替力过人,时逢唐玄宗开元末年(741)安史之乱,诏令宫殿骑郎。之后,他被派遣边疆平定暴乱,累立战功、获 …
阅读更多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立长孙朱允炆为帝,号建文,在位四年,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逐奔,允炆同妹朱惠珍一道出奔到通江嘉佑寺,炊削发为僧,嘱妹惠珍沿诺水之滨继续前奔自找安身之地。 …
阅读更多通江县什字乡(现属通江县铁溪镇)内的八里坪,据说在清朝时期叫“八柳坪”,因坪内长有八棵很大的柳树而得名。 清中叶,新店子的小厥坪,田地肥沃,政府派粮沉重,捐税征收名目繁多,百 …
阅读更多空山坝(今天通江县空山镇)花花塘之北一庙,为古“栾巴寺”,当地人称“烂巴寺”。民国《续修通江县志》记载: “在西北四百里。旧志,栾巴真人法座下,有石穴,每岁端午前后,一蛇可二三 …
阅读更多在洪口场镇和洪口大河北岸,有很多奇特的卵石,色泽乳白,特别坚硬,其既不是山中青石,也不像河中卵石,关于乳白卵石和周围地名的来历,曾有过神话般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天下洪水 …
阅读更多清咸丰年间,麻巴里(今通江县文峰乡)六、七两甲的田赋很重。百姓若不堪言,怨声载道。民众中的有胆有识之土不那么安分守己,准备同官府抗衡了。麻六、七两甲民众,在吴鸿开、李宏碧 …
阅读更多通江部分地方总爱把死皮赖脸之徒,叫曹天相。曹若在天有灵,在九泉之下也殊觉冤枉的。 到“而立”之年了,曹天相却什么也没有“立”起来,谋生异乡。 一天,他来到陕西省镇巴县某地一财主 …
阅读更多董怀德,生于清末,住于(现通江县铁佛镇)罗亭村董家湾,其身长七尺,清矍逸然,幼孱弱,稍长远寻师学,以健筋骨,未几,武力超群,神力无穷,尤以“梭步”、“重锤”之法为绝,闻名遐迩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