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房沟酸辣粉
一、地址 通江县城轿房沟 二、简介 细长的红薯粉在火锅底料熬制的热汤里煮熟,涮上海带丝和豆芽,再泡一把麻花,就着汤汁,一口酸辣粉吃到嘴里,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是不少 …
阅读更多一、地址 通江县城轿房沟 二、简介 细长的红薯粉在火锅底料熬制的热汤里煮熟,涮上海带丝和豆芽,再泡一把麻花,就着汤汁,一口酸辣粉吃到嘴里,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是不少 …
阅读更多一、产地 通江县空山镇 二、制作流程 将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分块压制成直径10厘米、厚3厘米的面饼,放入火坑中层均匀细腻的柴火灰中壅闭烘烤40分钟,以柴火灰的温度烤出里面熟透外面 …
阅读更多何文,1979年生,共青团员,初中文化。通江县至诚镇七村四社人。 何文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校学习期间,助人为乐,多次受学校表彰。96年初中毕业。因家庭贫困,经济拮据而辍学。 …
阅读更多郭际富,男,生于1945年8月,三台县乐嘉乡人。196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来通江后,曾在瓦室小学任教,广纳乡火峰村劳动锻炼,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及现代史资料征编工 …
阅读更多公山镇响水村距南江县城26公里,因村内山腰有一溶洞,洞中水流潺潺,一年四季响不停,取名响水村。 一、村落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 (一)原住民 响水村的原住居民为殷氏家族,张献忠入 …
阅读更多杨成德,男,汉族,1917年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 1933年1月至1938年12月,红九军27师、15师师部通讯员。 1938年12月至1940年12月,延安抗大学习。 1940年12月至1948年12月,晋察冀九分区 …
阅读更多草池场位于小通江河两岸河畔。据道光《通江县志》记载:“县西北,七十华里,诺水河东岸,有一巨石(铁索桥头),古名印合石,石上自生一小池,池内长有茅草,终年翠绿,人们认为是祥瑞。 …
阅读更多清初,县置五里五十甲,草池为新昌里一甲地,沿至清末。 民国初年,县置一城八乡,草地属新场乡辖,根税征收仍为新昌里新一甲地。下辖:张家湾、城子坪、史家坡、活水沟、狮子岗、魏牢 …
阅读更多李树德(1910.1.18-2016.8.22),男,1910年1月18日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洪口镇。1933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在红四方面军军部学兵连任战士, 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了巴中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