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下)
五、卓有成效的定县实验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初期刘一象主要是城市市民、店员、妇女与士兵。他将全国分作华南、华北、华中、华西、华东、东北和西北7个大区,分期分区进行工作。后来鉴于 …
阅读更多五、卓有成效的定县实验 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初期刘一象主要是城市市民、店员、妇女与士兵。他将全国分作华南、华北、华中、华西、华东、东北和西北7个大区,分期分区进行工作。后来鉴于 …
阅读更多一、少年之志在澄清天下 晏阳初1890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一个世代书香家庭,乳名兴复,字阳初,取旭日东升之意。父美堂先生是塾师,兼行中医以济乡邻。母吴姓,持家勤俭,教子严明,时常 …
阅读更多风滩在平昌县城巴河下游11公里处,是巴河第一大险滩。 古时行船至此风险大,故名“风滩”。古滩道由河西“龙舌子”而下,因水急弯多,事故频生。自清朝康熙年问,于河东凿新漕口后,船只才 …
阅读更多李肇《唐国史补》中说:“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这句话含有杨贵妃(原名杨玉环)自小就爱吃荔枝的意思。杨玉环天宝三年入宫,因得宠于唐玄宗,于天宝四年八月被册封为贵妃。成为贵 …
阅读更多巴山农耕文化陈列馆,位于平昌县龙尾村蔡家大院。馆内分为“嫁穑惟艰”“春深书斋”“家风绵长”“斯是陋室”“一日三餐”“匠心独运”“乡风民俗”和“时代记忆”八大板块,共展出展品1000余件,再现 …
阅读更多平昌县云台镇龙尾村,雍正四年,从属于川北保定府巴州从化乡三甲。龙尾村当地有句俗话:“蔡家的钱,刘家的官。”三十二梁地处米仓道支线,以前是巴山背二哥落脚休憩的必经之处。明清时 …
阅读更多石牛背崖墓群位于通江县泥溪乡梨园坝村二组石牛背自然崖壁上,是巴中市境内首次颠覆性发现,南宋崖墓群铭文成为川东北地区宋代崖墓考古断代的一个标杆,对于研究通江地方史和川东北地 …
阅读更多恩阳区三星乡一施工现场发现明代早期石墓,通过抢救性清理,发现有14件随葬器物,其中有多件精美的陶瓷器。这14件随葬器物,对研究川东北地区明代葬俗、葬制、陶瓷器的制作工艺,提供 …
阅读更多古时一天,壁州某县,老知县无事,在一个茶馆里吃茶,并随买一堆葵瓜子,放在桌上,自饮自吃,跟茶馆老板聊天。不多时,还未上任的新知县,没事也到此茶馆去吃茶,也买一堆葵瓜子放在 …
阅读更多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是陕西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的农民,于崇祯三年(1630年),率领米脂18寨农民起义,自称“八大王”,因身长面黄,人称“黄虎”,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他率领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