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古蜀道分布
通江现已探明古道四条,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米仓道东线(秦汉时期)、汉壁道(唐)、洋壁道(唐)、荔枝道(唐)。 一、米仓道东线(秦汉时期) 通江为米仓道重要支线,走向上起南 …
阅读更多通江现已探明古道四条,是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米仓道东线(秦汉时期)、汉壁道(唐)、洋壁道(唐)、荔枝道(唐)。 一、米仓道东线(秦汉时期) 通江为米仓道重要支线,走向上起南 …
阅读更多乾隆二十九年(1764),(现四川省)通江县始建了“东皋书院”(今通江中学),由知县张邦恒创建,蒋士椿募资。道光初,张瑾增修。 道光辛卯科拔贡陈元良自同治初辞鄜州山长回到家乡通江 …
阅读更多清朝(现四川省)南江县建了5个书院,分别为龙门书院、清源书院、龙池书院、东垣书院、公山书院(今南江中学)。《大清一统志》之《保宁府·学校》载:“龙门书院,在南江县,乾隆十七年 …
阅读更多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种教育机构,是传播文化、施行教化的重要场所。我国书院制度兴起于中唐,繁荣于明清。 一、巴州城最早的书院 丹梯书院是四川较早出现的书院之一,也是巴州 …
阅读更多南江县沙坝乡三河村箭封垭与黑马山之间就是圣母宫,圣母宫离主公路800米,其名称是因洞口形状酷似女性***而得名,目前已探明内有10个宫廷,全长约1700米,至少能容纳20000人以上。 第 …
阅读更多道光三年(即公元1823年),谢锺灵(榜名:谢纶恩)就出生在这里。他自幼在父母的教化下,二十岁就在南江考中秀才,但他不满足现状,仍专心读书,一心考取功名,然而却因消息闭塞和缺 …
阅读更多南江县沙坝乡三溪河(今天的三河村)长期驻扎着欺压盘剥百姓的土匪,土匪头子张洪化(外号张老大)随时安放优秀的弓箭手封堵垭合镇守小寨,其目的就是把三溪河封闭起来不让百姓外出, …
阅读更多徐炳唐,字玉山,清嘉庆丙寅年生于南江县沙溪场(今红光乡)徐家梁。其父徐思舜为“皇清赐授文林郎”。唐幼年不幸父逝,家境一贫如洗,靠母杨氏禾稼和刺绣维生。 唐幼聪慧好学,仿效车胤、 …
阅读更多清嘉庆前后,殉职于南江境内战事的千总、武举名录如下:岳彦圣、岳文蔚、李辉阳、曾兴万、王琼、萧廷桂、董学海、郑映芳、岳光虞、陈仲溶。 岳彦圣,字子明,南江千总。清摄政王招抚四 …
阅读更多清朝南江知县主要有:裘良骏、金凤州、阮恩涛、何诒孙、谢元瀛等人。 裘良骏,清嘉庆任南江知县。嘉庆二年白莲教破南境,将破县城。日夜堵御不济,遂率官民全部迁治于李子寨(今红四乡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