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为何选择“通(江)、南(江)、巴(中)”作为根据地
红四方面军自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之后被迫西撤。在西撤过程中,张国焘既没有明确的撤退目的地,也没有向广大红军指战员,乃至红四方面军的大多数高级干部作出西撤的正确解释。 …
阅读更多红四方面军自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之后被迫西撤。在西撤过程中,张国焘既没有明确的撤退目的地,也没有向广大红军指战员,乃至红四方面军的大多数高级干部作出西撤的正确解释。 …
阅读更多郑义斋,原名郑少文。1901年生,河南许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奉命赴鄂豫皖苏区,任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财政委员会主席兼工农银行行长,红四方面军经理处处长。 他是一 …
阅读更多中魁山位于南江县天池乡,南江、旺苍两县要冲,高耸云空,山正面层层迭迭的绝壁之上,悬挂着古木,盘绕着藤蔓。唯一的一线险径象一条蜿蜓而细长的绳子从山脚下抛上山头,伸入云端…… 19 …
阅读更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鄂(湖北)豫(河南)皖(安徽)建立起来的一支坚强的革命武装力量,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1932年10月,红四力一面 …
阅读更多1934年11月1日至9日,红四方面军在赤江县委驻地,即今通江县毛浴镇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党政工作会议,到会代表800余人。这次会议,将全军各部队军训时的训词进行了规范,统一为“智勇坚定 …
阅读更多作者:孙天福 1932年12月20日,川陕省临时革命政府在通工成立,到1935年4月5日红军撤离南江止,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在中共党史上写出了光辉的一页。 在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思 …
阅读更多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千里,越过大巴山进入通(江)、南(江)、巴(中)包括今平昌,在巴中建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红四方而军在巴中战斗一两年多时间,在巴中留下了 …
阅读更多川陕苏区的创立过程:西征翻越大巴山、红军入川第一城、神速解放通(江)南(江)巴(中)、创建川陕根据地。 一、西征翻越大巴山 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根据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 …
阅读更多1932年冬至1935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到四川东北,以通(江)、南(江)、巴(中)包括今平昌在内为中心,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毛泽东曾在《 …
阅读更多这三个意见是否成立和有意义,我们是不能轻率下结论的,应该以史实、事实来判定正误。 首先,我们来看巴山红军游击队活动的范围是不是大巴山,及其和米仓山的关系。 据《辞海》记载:“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