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新法生产的历史发展过程
1950年9月,涪阳区供销社用芽孢菌种(亦称孢子菌种、悬液菌种)繁殖、生产银耳成功,惜其后中断。此法是由名教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杨新美教授于抗日战争时期在的贵州农学院研究出来的。
1960年1月,县派陈河森林经营所、1958年毕业于四川林校的何贻泉赴华中农学院短训班学习两月,掌握了用芽孢菌种栽培银耳的技术。回县后给予推广,种植成功。同年4月3日至5月,中华人民共和园林业部、商业部于涪阳区开县“银耳生产通江县现场会议”,参观、推广此法。
1959年至1960年,上海农科院和食用菌研究所陈梅朋教授率陈国良、王月英(女)到陈河乡进行用菌丝菌种生年成耳的研究,历时半年,室内栽培获得成功,室外栽培实验无果。
1964年,何贻泉率工人黄正其、任培德在县委试验田又进行芽孢菌种栽培银耳的实验,砍棒500公斤,收获成品耳650克。当时试验田在泥溪公社,由“社教工作组”负责,组长为县委书记张继。及至此时,银耳新法生产的实验仍然处于初期阶段,未能引起干部和群众的高度重视。
1967年冬,涪阳公社社员屈全飘去河南新县,受聘指导耳中教产。当时华中农学院杨新美教授正带领学员在那里事用改进日本松浦勇法用软种分离法分离孢子的银耳新法,生产研究。屈向参加这一研究的新县土产站的职工阮成仁到8瓶接种技术。1968年春,屈买回两瓶菌种在他所在的产三队试种,接种耳棒三板凳,收获干耳750克,相当于旧法银耳生产的产量的六倍多。1969年,县革委会要求大力推广新法银耳生产产技术,派屈等赴新县学会用银耳孢子菌种分离术术。屈在其家中建立简易菌种培养室,当年生产菌种110瓶验,在县内五个公社作实验,效果良好。
时县内银耳新法生产的研究、推广由外贸站、土产公司、林业局联合负责。1970年至1971年,外贸站、土产公司、林业局及达县地区土产站多次举办培植菌液和接种训练班培训骨干,并广泛向耳农作宣传,使银耳新法生产技术一一步推广。
1972年,上海农科院许秀莲(女)、周永昌和西南农学院六位教师到通江采集银耳种,与县外贸站共同研究用菌丝菌种种植银耳。县外贸站从达县地区外贸办事处引进了300瓶上海农科院的菌丝菌种在陈河公社选择高、中、低三个耳堂作实验。为提高生产队实验新法的积极性,外贸站无偿提供菌种,并发给每个耳堂管理手续费5元,由生产队派人记录每道工序的起讫时期及效果。县土产公司招收屈全飘为银耳生产专职人员,与聘用人员苟文级(重庆人,下乡识识青员)、唐义山等兴办菌种场。这一年,县革命委员会还组织从事新法银耳的研究生产人员到湖北、上海、福建等地考,学习。从1973年起,以菌丝菌种栽培银耳的新法生产便推广开来,随之淘汰了悬液菌种栽培法。
1974年屈全飘、苟文级等人经过多年研究,将通江银耳香灰菌丝与福建银耳的菌丝配对共生,培育出保持通江耳传统特点,肉头厚于福建银耳,胶质重于福建银耳,又保持福建银耳生长中不易发黄、变红、腐烂等特点且适合通江自然环境栽培的新型银耳菌种。此菌种1983年由四川省生物研究所认定为“7902”号株系。
1978年成立县科学技术协会以后,又通过技术培训、科普讲座、《通江科普报》、科普电影等方式推广、普及银耳新法产产。到1984年全县有银耳生产专业户6783户,专业户何文锦出席了四川省农村科学致富会议。县科学技术协会也在1984年分别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奖。中国科协还在通江召开了全国新技术推广现场会。1974年以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每年均组织有关单位和有关科研人员从事银耳新法生产专题研究,并进一步加强新法银耳生产的推广工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