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州平梁城城防设施调查简报
罗洪彬a,李修正b,本文来自: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西华师范大学a.区域文化研究中心b.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637009)
摘要:位于今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的平梁城始建于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是宋蒙战争时期宋军在米仓山南麓修建的重要山城。南宋末年至清晚期,平梁城多次被重修利用,并成为巴州军民的避乱之所,巴州州治亦曾数度迁治城上。遗址内现存城墙、城门、炮台、墩台等大量宋代以来的城防设施,体现了多个历史时期的修筑痕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四川巴州;平梁城;米仓道;宋蒙战争;城防设施
平梁城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平梁镇炮台村的平梁山上,始建于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是南宋四川制置使余玠为反攻兴元府、抵御蒙古军沿米仓道南下川东而修筑的一座山城。在宋蒙战争时期,平梁城曾是宋蒙双方在渠江流域上游争夺的重要焦点。明清乱局时期,巴州治所又数度迁移其上,使其成为“避乱聚保”的重要堡垒。国共对峙时期,徐向前、李先念等曾指挥红军在平梁城附近一举击溃田颂尧的反动军队。可以说,平梁城见证了巴州地区七百余年的兴衰治乱历史,是四川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图1略)
30多年来,学术界对巴蜀地区山城寨堡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间有专题论著问世,不少研究成果涉及到平梁城遗址。彭从凯是目前所见较早关注平梁城的学者,曾专文梳理和探讨平梁城修筑的背景、年代及其历史作用等问题,但未涉及平梁城城防设施情况。①马幸辛曾撰文介绍川东北宋蒙山城遗址②,其间亦含括平梁城。[1]龙鹰、王积厚[2]及刘敏[3]等学者对平梁城亦有简短介绍,但皆篇幅简短,同样未能关注城防设施情况。蔡东洲对巴州迁治平梁城及蒙军攻占平梁城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提出平梁城是在公元1262年被蒙军攻占的,蒙军占领平梁城后,南宋巴州治所又再次迁徙至通江得汉城内。[4]此文是目前仅见明确提出平梁城陷落时间的文章,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此文并非专题讨论平梁城,且文中侧重文献分析,亦未探讨平梁城的现存遗迹情况。高新雨[5]46-50、赵尔阳[6]66,80、周思言[7]、高晓阳[8]15-46、李天鸣[9]430-445、陈世松[10]39-45等学者的论著也偶有提及平梁城遗址,但皆着墨不多。近年来,随着巴蜀宋元城堡研究渐成学术热点,平梁城遗址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平梁城遗址的基础调查和研究工作还相对滞后,目前尚无完整材料披露,亦无专题研究成果问世。
2013年初,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曾组织历史、考古学者前往平梁城遗址开展调查。2016年4月,西华师范大学考古团队再同巴州区文物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平梁城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发现数千米宋代城墙及城门、炮台、墩台、水井、堰塘、碑刻、墓葬、寺观、造像等大量遗迹遗物。2020年1月,西华师范大学考古团队再赴平梁城遗址开展补充调查,进一步加深了对平梁城城防系统的认识。兹将近年来笔者及诸同仁对平梁城城防设施的调查研究情况简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环形防御设施
平梁城内环形防御设施主要指城墙。根据实地调查,遗址内现存长约4000米的宋代城墙,其保存状况及体量在川渝地区同类山城中皆属罕见。
以城门为界,大致可将平梁城城墙分为东门至水寨门段、水寨门至北门段、北门至西门段、西门至南门段、南门至东门段,现分段介绍如下。
(一)东门至水寨门段
东门至水寨门之间崖壁总长600余米,城墙基本保存,走向清楚,城门附近城墙保存较好。
东门分内、中、外三道城门,各以城墙相连,其中,内东门及中东门左右城墙保存状况较好。内东门左右城墙现残长约50米,残存7~9层,残高约200~300厘米,城墙下部主体以切面为方形、一头大一头小的楔形城墙石丁砌而成,城墙自下而上逐步内收,略带倾斜度,城墙石外切面錾刻纹路多为“人”字纹和斜纹。城墙顶部有少量长方形城墙石錾刻纹路为细密竖条纹。内东门右侧局部城墙砌筑方式与其余地区稍有不同,用材亦大小不一,城墙直立,不带斜度。
中东门附近城墙长约100余米,残存3~7层,残高约150~250厘米。此段城墙砌筑于山体顶部边缘,高出城内地表约100~150厘米,城墙内外以楔形城墙石丁砌而成,厚约150~180厘米,中间夹杂碎石、泥土,是否夯筑暂未明确。城墙外切面边长约45厘米,錾刻纹路以“人”字纹和斜纹为主,间杂少量细密竖条纹。
水寨门左右城墙保存相对较好,残存3~8层,高250~375厘米,丁砌筑法,城墙石为楔形,錾刻纹路以“人”字纹及斜纹为主,城墙自下而上逐步内收,略带倾斜度。寨门右侧部分城墙于20世纪50年代修建水寨门堰塘时被拆毁或改建,砌筑较为杂乱。城墙下方岩体可见采石痕迹,推测应为开采城墙石之处。
(二)水寨门至北门段
水寨门至北门段崖壁总长约660米,除北门及真武宫附近有零星垮塌外,整体保存较好。此段城墙残高约100~300厘米,皆以楔形城墙石丁砌而成,錾刻纹路为“人”字纹和斜纹。其中猫儿墩至真武宫段城墙与中东门附近城墙筑法类似,修筑于崖壁顶部边缘且高出城内地平面约120~180厘米,内外皆以楔形城墙石包砌,中部夯填碎石及泥土,城墙厚约150~200厘米。
(三)北门至西门段
北门至西门段崖壁总长约1100米,整体保存较好,严公台西侧城墙因修建上山公路被拆毁部分。此段城墙残长约1000米,残存5~9层,残高约200~350厘米。主要为丁砌筑法,城墙自下而上逐步内收,倾斜度达10~18°。城墙石形制为楔形,体量较大,外切面高,宽约36~50厘米,部分可达60厘米。城墙石錾刻纹路粗犷,多为斜纹或“人”字纹。城墙下方可见采石遗迹。西门炮台至内西门右侧之间部分城墙较为陡直,不带斜度,且砌筑较为杂乱,与相邻之丁砌城墙呈现明显差别。
西门分内、中、外三重城门。外西门位于西门山脊下端二层台边缘,左右各筑城墙,分别与城西山腰二层台内部崖壁相接,形成类似瓮城的局部防御系统。此段城墙总长近300米,残高约100~200厘米不等。部分城墙石被人为拆除,用以修建西门附近田埂。另有部分城墙受自重影响,其底部已出现外突现象,有进一步造成山体滑坡和城墙垮塌的危险。此段城墙保存状况较差,上半部砌筑较为杂乱,不排除有后期增修的可能。
(四)西门至南门段
西门至南门段崖壁总长约770米,城墙大部保存,走向清晰,残存2~8层,残高50~380厘米。西门东侧约10米处城墙因修建高塔而被局部拆除,露出人为拆除后形成的城墙剖面,附近也散落少量完整的城墙石标本,为探究平梁城城墙建材形制及砌筑方式提供了极大便利。从城墙剖面及城墙石来看,此段城墙为丁砌筑法,城墙石体量较大,形制为楔形,切面皆近方形,大头切面高约45厘米、宽47厘米;小头切面高37厘米、宽29厘米,城墙石通长87厘米,砌筑时大头向外,小头向内,城墙外侧自下而上逐步内收,略带倾斜度。城墙石外切面打磨较为精细,纹路清晰,錾刻纹路以斜纹为主,夹杂部分“人”字纹,其余切面打磨较为粗糙。城墙中部还保留一处人工砌筑,贯穿城墙,高54厘米、宽27厘米的长方形排水孔。
值得注意的是,南门位于平梁山南部山脊下端的二层台边缘,而非位于山顶崖壁边缘。因此,城墙自西门向东南方向沿山顶崖壁边缘延伸至平梁山南侧后,并未继续沿山顶崖壁延伸,而是沿城南山脊南下至山腰二层台边缘,与南门相接。过南门后,城墙改变线路沿山腰二层台边缘延伸至饮马池附近,再次改变线路沿山顶崖壁边缘延伸至内东门。调查中,在南门至饮马池之间山顶崖壁边缘未发现连续的城墙遗迹,因此平梁城东南部是否存在内外双层防线,仅根据目前的踏查工作尚不能完全确定,需考古发掘工作验证。
(五)南门至东门段
南门至东门段崖壁总长约1270米,城墙基本保留。此段城墙从南门向东北方向沿山腰二层台边缘延伸至饮马池附近,转而向内沿山顶崖壁边缘延伸至内东门,残长约1000米,以南门附近及内东门右侧堰塘附近保存最好,残存1~13层不等,残高50~500厘米。城墙皆由楔形城墙石丁砌而成,略带斜度,錾刻纹路为斜纹,另有少量“人”字纹。
城墙延伸至内东门附近后,另分一线沿城东山脊向下延伸,过中东门至山腰二层台边缘,一直延伸至外东门及金锁关附近。另东门山脊中部残存一段城墙,残长约500厘米、残高约200厘米、厚约200厘米,丁、顺混筑,砌筑方法及石材加工方法等与平梁城其他区域城墙区别明显。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