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于巴中南龛坡的“光福寺”(寺庙本身毁于文革,早成废墟,可能会重建)三字,相传是乾元三年(760年),大唐皇帝肃宗(李亨)将“禄”改“福”而来,即将严武奏请赐“光禄寺”而题为“光福寺”的。

严武,是唐玄宗时宰相房琯荐为皇帝顾问、讨论朝廷政事的给事中,后随玄宗在安史之乱中人蜀,任殿中侍御史。李亨即位后,由于严武、杜甫、贾至、王维等,同是房琯推荐的人,拥护玄宗一派的,一律贬职,严武贬巴州刺史。严武文武全才精明能干,到巴州后奋力图治,重用人才,大力开凿南龛坡佛像,剧饰了救苦救难观音一尊,挥笔写了《题南龛光福寺循木诗》、《题西龛龙日寺石壁》;筹资开凿了浮杯泉等。

光福寺

严武认为:大唐要中兴,用人舍亲疏,须怀张良(西汉名臣)之谦,意欲修一光禄寺。于是,他于乾元三年四月十三日,向唐肃宗写了奏章,说巴州南二里有前代古佛龛一所,旧石壁镌刻五百余铺,祈圣上之福,建造屋宇三十余问,并移洪钟一口,庄严福地,俯赐嘉名,其寺宜以“光禄寺”为名,

唐肃宗见严武奏章后,准奏。但将“禄”字改成了“福字,成了“光福寺”。一字之改,含意各有不同——严武说的“禄”,意思是光复张良之气度;肃宗改成的“福”字,意思是扬我天子之光而造福万民。这就是南龛“光福寺”的来历。所以,后来刻于南龛石壁的《严武奏章》,也将奏章中的“禄”字改刻成了“福”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