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三李”《雪鸿堂文集标注》内容探析——以李蕃为文为政的记叙述评为例

通江“三李”指清代初期李蕃及其长子李钟壁、次子李钟峨父子三人,祖籍陇西,其远祖李继颜官至洋州刺史,在唐僖宗时以平寇有功而封侯,食邑始宁郡。始宁即后来的通江。到李蕃这一代时,已历七世,生活年代在1621年至1749年之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世。“康雍乾”时代是清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鼎盛时期。李蕃生于1621年,卒于1694年,享年73岁;李钟壁生于1658年,卒于1737年,享年79岁;李钟峨生于1661年,卒于1749年,享年88岁,父子三人皆算长寿。李蕃在顺治十四年中举人,康熙九年选任山东黄县(今龙口市)知县,为官清廉,治民以仁,但受诬陷身陷牢狱,黄县上万民众为其鸣冤叫屈,是为历史上有名的“黄民哭狱”事件;李仲壁在父亲蒙冤入狱后只身一人奔走京城,叩击登闻鼓为父鸣冤,在康熙二十六年中举,选任广西平南县令,因为官清廉,政绩突出,升任刑部督捕清吏司主事,例授承德郎,御赐麒麟;李钟峨在康熙四十五年中进士,康熙五十六年任提督福建省学政,雍正元年升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故有乾隆皇帝老师之说),钦点广西乡试正主考,诰授中宪大夫,雍正五年升太常少卿加二级,在翰林院供职22年。

“三李”学而优则仕,不仅是“康雍乾”时代有名的清官,还具有“出仕以行道”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其文学造诣亦很深厚。分别著有雪鸿堂《雪鸿堂》(李蕃)、《燕喜堂》(李仲壁)、《垂云亭》(李仲峨),以各自的书斋名命名,皆独立成卷,但两个儿子以其旨在继承先父之志,又统以《雪鸿堂文集》命名。后世一些文人因对其为人为文甚为推崇,纷纷对《雪鸿堂文集》予以评述。清乾隆年间,《雪鸿堂文集》载李蕃所著诗文18卷,收入《四库全书》中,李仲壁所著诗文4卷、李仲峨所著诗文2卷收入《四库全书》存目。《雪鸿堂文集》全书于国家图书馆等有藏本。2012年,中国文史出版社统编取名《雪鸿堂文集标注》,收录李蕃著《雪鸿堂》、李仲壁著《燕喜堂》、李仲峨著《垂云亭》三部分,皆由序、记、论、辩、考、说、解、拟、传、赋、疏、赞、颂、铭、跋、问、记略、随说、乡语、启、尺牍、祭文、墓志及古体诗、正体诗等构成,涵盖经史子集,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尤以《雪鸿堂》为最多,达二十余种,且每集前皆有后人评语其作品的序和传、题释等,反映了“三李”父子非常渊博的知识和学养。《雪鸿堂文集标注》是巴山蜀地文化资源中重要的著作,是通江、巴中本土文化名人中著述最丰、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特别是父子关系家族式的成文风格、水平、成就,算得上唯一。

一、对历史人文事件的记叙

《雪鸿堂文集标注》中,父子三人有很多诗文涉及家乡通江及巴州、阆中等地历史沿革和山水景物,涉及外地游历、工作和生活的亦有不少。尤其是记叙家乡历史和描写家山水景物的诗文,除了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外,还有很高的史志价值,是通江、巴中本地文化名人为家乡留下的不可多得的作品。

《雪鸿堂集》刻本
《雪鸿堂集》刻本

1、对巴中和通江历史沿革的记叙。李蕃著《雪鸿堂》卷一《通江县老建置序》:“巴为三十六郡之一,地属千八国之封,均名宕渠,列在两汉《班史》,纪十一县。”李蕃曾编撰《通江县志》,对今通江的沿革则记述得更为完整:“若《唐志》为壁州,为通江,为广纳,为符阳,为白石,为东巴,即隶壁州,今亦皆邑之境内也。”“县本壁州,属县六,符阳、白石、始宁、广纳、诺水、东巴牟。”李蕃除编修《通江县志》外,在黄县任职时还编修了《黄县志》,对史志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如何编修史志有独到的见解,认为“史本于志”,“凡一代之礼乐、刑政、山川、人物、户口、关梁、租赋、治乱史之而必据”,所以修志“必取之于其地之贤达多闻者”,并认为“作志之难,大有八端”,即志物产、胜览、士女、城垣、人物、节孝、艺文、清议八个方面难度大。

2、对通江山水名胜景物的描写。“李蕃《雪鸿堂》《家庭十一则》中对其家乡芝坪(即今通江县兴隆乡紫荆村)的描写”芝坪者,余世居宅也。地产灵芝,五色陆离,称佳植焉,先祖手植桂树二株,自祖即世,桂忽枯死。越次年各发一枝,亭亭有干霄势。“还有一篇《石钟山记》,即今唱歌乡龙池山,他描写其山”山形如覆盘,或如覆铛。“在今天实地看来,颇为形象生动。李蕃《诺水歌》:”壁山之高高千尺,山下江水清于碧。山高水清足鲤鱼,好买鱼舟渡朝夕“,运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静中有动,写出了诺水的神韵。李蕃还写有《通江八景》,有《壁山春望四首》《嘉佑寒泉四首》《龙潭马迹四首》,歌咏了”壁山春望“”龙潭马迹“”西东松风“”铜山夜雨“”嘉佑寒泉“等”通江八景“。

3、对巴州文化遗迹的描述。李蕃《雪鸿堂》:“贵治之南,有章怀太子墓,年少时赴试阆城,曾过其地,见神道精严,翁仲成列,而墓地开阔,樵苏禁厉,所以松楸无恙,灵爽科存,人故载之州志,为陵墓之一。”《与巴州守周希尧书》:“行过墓前,见碣石颠踣,而践覆不禁。”前一段是李蕃年轻时去阆中参加考试,第一次路过巴州,对城南(现南坝太子路)的章怀太子墓的记叙,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在清初时,当时的章怀太子墓还是“神道精严,翁仲成列”的景象,而且是禁止在墓地砍柴割草的,所以松树等树术很多,还有很多的动物,但他第二次去时,却看到墓地遭到了破坏,所以,他给时任知县周希尧写了封信,提出保护之意。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三李”《雪鸿堂文集标注》内容探析——以李蕃为文为政的记叙述评为例
通江“三李”指清代初期李蕃及其长子李钟壁、次子李钟峨父子三人,祖籍陇西,其远祖李继颜官至洋州刺史,在唐僖宗时以平寇有功而封侯,食邑始宁郡。始宁即后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