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镇巾字村的红色故事——王院长累倒在医院内
1931年至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这里先后发动了佑垭口战役、杀牛坪战役。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从通江两河口先后进入通江、南江、巴中,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同年12月,因战略原因,巴中县苏维埃政府决定在离城不远的巾字村设立战地医院,一来能及时抢救伤员,二来方便向当地百姓宣传红军政策。
战地医院选在巾字村李家湾的三合院里,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刚开始医护人员还不足20名,医疗条件极差。医务人员和伤员们一起克服困难,用煮沸的盐水代替消毒药品;用煮洗过的粗白布、土棉花代替纱布、药棉;用猪油代替凡士林配软膏,用柴胡汤代替阿斯匹林,用破破烂烂的瓦盆、瓦罐代替便盆、尿壶;没有手术刀,就用盐水泡过的剃头刀、梭镖甚至菜刀替用;用小锯齿的木锯子当作骨锯……就这样把一批批伤员治愈。
其实最难的还是人手不够,几乎一个医护人员要负责二三十个伤员,做手术的医生更是连轴转。后来巴中县苏维埃政府送来一批没经过训练的卫生员。这些一问三不知的卫生员,起初连最基础的急救都不会,反而是忙上加忙。于是卫生院的王院长决定,他做手术的时候,让卫生员在旁边看;给伤员复查的时候,伤员也会配合他;空闲下来,就给卫生员讲理论;他还定下每天晚上风雨无阻的学习时间,手把手将他们带出来。
战争越来越紧张,王院长几乎没有离开过手术室、病房。他担心会影响大家的学习,就等晚上大家都休息的时候,在油灯微弱的光下,将病例写下来,白天拿给识字的战士讲给其他人听。写这些病例,王院长通常一写就是一个通宵,他屋里的灯总是熄得最晚。
大家渐渐发现,王院长憔悴了,有一次甚至晕倒在病房。他这是累的,大家纷纷劝他晚上别熬夜了,等这段时间过了,再学习也不迟。王院长摇摇头,“同志们,我们医生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为那些病人负责,学习不能等一等。”大家见劝不住他,只好晚上由他口述,大家轮流帮他代笔。
在王院长的带领下,所有医护人员利用空余时间,抓紧学习医术。为了节省灯油,他们聚在简陋的医务室一起学习。在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下,巾字村战地医院成为整个巴中县苏维埃医院系统里技术过硬的医院。后来在反围剿中,王院长前往通江协助兄弟医院的工作,因过度劳累又感染风寒,病逝在途中。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