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的陈懿德
陈懿德(1902—1977),女,又名陈泽民、陈恂,巴中县(现巴州区)巴州镇人,祖籍阆中县观音山陈家大湾。
陈少时聪慧精明,勤奋好学。民国12年,在巴中女子高级小学校毕业后,留校教书。民国13年,被县商会会长何某看中,欲为次子成亲,陈得知其次子经常吐血,且嗜鸦片,遂不从。何家以“冲喜”治病为由,上门逼婚,陈乃吞烟自尽,未遂。但惧怕何家有钱有势,另生事端,便夜逃恩阳好友杨友荃家。随后,奔成都杨之亲戚处谋取工作。几经周折,无业可就,痛感当时妇女地位低下,世道不公,遂报考成都选科师范学校,被录取。刻苦攻书,成绩优良,深受老师器重,替缴学费两期,并荐其假期为学校抄录卡片,挣取零花钱。民国15年冬毕业,被选师附小聘任为教导主任.民国17年,应聘任潼南县女中校长。
是年冬,回家探亲,受聘县立女子高小国文教员,后任校长。民国18年,驻军旅长税梯青将幺姨太送来该校读书,她对这位烫发、抹粉、穿高跟鞋、随身配有两个丫环的特殊学生说:“要读书,就得象个学生样子,今天你回去,象个学生模样时再说”。几天后,这位姨太太改成学生装束,她才勉强接收。其间,有士兵欲调戏女学生,她一面与税交涉,一面教育女学生自重,并配合家长接送。有天,一士兵在女生回家路口肇事,该女生家长迫到营房,税将这兵狠狠打了一顿。同年,陈由孙筱鸣介绍加入国民党。
民国19年2月,陈到三台,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驻区事务署中尉科员。民国23年2月,随丈夫蔡黄裳去成都,8月应聘于成都市立第二小学任教。民国27年返巴,任县民教馆馆长。在职期间,购置大量书籍、报纸、杂志、连环画等,分设成人、儿童阅览室和娱乐室,在阅书之余,可进行下棋、打乒乓、跳绳等活动。同时,馆内开办白日制文化补习班和夜课班各1个,抽两名职员任教。白日制班,收校外部分青少年,开国文、算术、写字、音乐等课;夜课班,收无力上学的勤杂工、学徒工以及卖小吃的孩子,开设识字、计算课,陈自编教材,学生用白日制班学生的旧本子,教记帐、写条据、打算盘。在城区,上过夜课班的学生达几百人。
民国31年,陈随夫去南郑社坛小学任教。民国33年回巴,被选为县妇女协会主任委员。任职期间,建立县城幼稚园;组建区、乡妇女分会为抗日青年远征军献锦旗、送草鞋、搞募捐;常代表妇女界出席国民党的一些会议。民国35年,复任县民教馆馆长。民国37年3月,受国民党县党部之命,负责组织县妇女会,任理事长。
1950年上年任县女子中学教员,下年任城关二完小(今巴师附小)校长。她治学严谨,循循善诱。有次,一学生钢笔被盗,班主任老师疑是另一学生所为,追问两个多小时,该生仍不承认。在休息时,她叫来被疑学生,和颜悦色的说:“笔,可能是你捡的,你找找书包里或其它什么地方。找着后,交我转给班主任,退还失主”。后来,那学生交出了笔。次日,她又耐心教育说服,动员其讲真话,并表示一定为之保密,学生终于主动认错,表示坚决改正。另一次,课外活动中,一男生爬上一棵大树,他爬得越高,围观的同学越乐。班主任见后大吼,学生慌了手脚。她忙到树下,细声细语,叫学生冷静,慢慢下树。事后,她叫总务老师很快在操场上安装秋千、吊杆、翘翘板等体育设施,以满足学生娱乐活动的需要。
懿德要求教师尽职尽责,苦口婆心,谆谆教诲,耐心解惑,不准体罚学生。她,夏天不午睡,冬天不烤火,一日三巡校园。早,查师生情绪和教学质量;午,查个别班级放学纪律;晚,查教师备课和修改学生作业情况。教师因病因事缺席,她主动为其代课,还给生病的老师
送药、送水。如发现教师体罚学生,初犯者在职工会上检讨,向学生家长道歉;屡犯者则给予严厉处分。
她既重视人才,也不歧视差等生。一次,农村转来一学生,基础较差,班主任不收,该生啼哭不已。她劝其收下,并鼓励发奋苦读,常给作业本子,减免学费,这学生成绩很快跃入班上前几名。
她要求学生:生活有规律,做事先动脑、后动手,谨慎、求实、惜时,常抽查学生书包,翻阅作业,掌握其生活、学习习惯。不准浪费纸笔墨等,本子用完,所编页码不少,翻面再写大字;给学生讲故事,讲完上半部分后,启发学生设想其结果,然后再讲下半部分;强调学生背《惜时》诗,珍惜时间,刻苦读书。
她几十年呕心育人,桃李满园,深得领导信任,群众称赞。解放初,被选为县各代会第一、二届常委,出席川北区各代会代表,县妇女联合会首任宣传部长(后任执委),达县地区妇联首届执委,并出席川北区首届妇女代表大会。1954年,被选为第一届县人民代表。1956年12月,推举为第一届县政协委员。1961年退职回家,1977年病故。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