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白玉桥
恩阳区白玉桥

白玉桥,在回澜桥东南约一公里处,位于恩阳区登科街道办事处白玉村境内的鹿溪河下游。登科街道办事处白玉村与石马村沟谷间。东西走向,东西桥头连接米仓道。清刘春恒《白玉桥碑记》载:平板石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因洪水屡毁屡建;桥长16米,宽2.1米,高6米,仍在使用。古代北至汉中西至阆中必经之道。

刘春恒《白玉桥记》:“玉,重器也。白玉,尤玉之良者也。以桥名,志不朽也。”

刘春恒,清道光丁酉(1837)拔贡(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逢“酉”一选,即十二年考一次。优选者以小京官用,次选以教谕用)。与名士徐有章(著《怀梦山馆诗集》),道光戊戌(1838)科进士、兵部主事金玉麟(著《二瓦砚斋诗钞》十卷,曾流寓巴州)交好,为道(光)咸(丰)间巴州著名文人之一。

白玉桥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日后,或二十年,或十年,或五六年屡圮屡修。每次修桥都有记载,并且有碑碣可考查。不断建桥的原因在于:历次所建之桥设计不合理或过于简易,抵御不了凶猛的洪水冲击。以前所建之桥,高不盈丈,阔不逾仞(一仞等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长不越五寻(一寻等于八尺);加之桥两端的石板搭在松软的土岸上,中间只有四个桥孔排泄河水,一旦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桥两端的土岸很容易被洪水浸泡松软,失去承重能力,最终导致桥墩被大水冲击移位或损毁,桥梁断裂,桥面塌陷。正是“石力薄而水力厚”不敌山洪导致人们前功尽弃。

咸丰七年(1857)春,桥西端的桥墩又开始倾斜,行人铤而走险,仍通行于这座“病桥”。当地乡贤詹大观、刘春彤认为旧桥不能如此废弃,然而旧桥的设计必须改进,决定承首改造此桥。该年夏天开始募资鸠工,维修此桥。经过十一个月的施工,咸丰八年(1858)三月十六日此桥维修告竣。

与旧桥相比,新桥增高丈余,增宽尺余,桥长了一倍。桥的两端直抵东西石壁,共有八个桥孔(刘春恒记为“下空十道以分水势”)排泄河水。此次修桥,旨在加长、增宽、升高、多孔,目的是更大范围疏导河水。开凿了坚固硕大的条石堆砌桥墩,每个桥墩又加码了护石防洪水冲击,桥面由十余块厚重的石板拼接而成。新桥高高地横跨于鹿溪河上,如长虹卧波,雄伟壮观,建桥者也预计桥的使用年限会很长的。

新桥建成,刘春恒作《白玉桥记》。刘在文章结尾感慨:

凡人举事,精神志虑必有以固持千百年之遥,而后物曲效能,足资捍卫,以垂久永。斯举也,首事殚精淬虑,大众奔走偕来,富输其资,贫竭其力,欢欣鼓舞,以蒇厥事。所谓众志成城,其庶几乎。讵惟石工之足凭乎哉?虽然物之成亏,有数存焉。陵谷变迁何有乎斯桥?安知数十百年后,白玉不有时而玷乎。其玷也,其废也。有其废之,有其举之,虽终古有盈无亏可也。自今以后,其勿以桥为石也,以为玉也,白玉也,宝之护之,又从而续加勤焉。庶有合古人命名之义。是所望于千万世以后之来者。

《白玉桥记》一文,一是说明桥名“白玉”是其质优不会朽坏;二是总结了旧桥因设计缺陷而导致屡修屡圮的教训;三是记述新桥为当地乡贤组织居民集资出力,合理设计、精心施工,把桥建得既美观又坚固,桥仍名“白玉”——以后,人们要像美玉那样爱惜它保护它。文中地理变迁、桥梁兴毁、建筑原理、材料工费、规模尺寸乃至对修建者品格均作了全面细致的书写,为后人保留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对后人研究巴中地区明清社会史、交通史具有重要价值。

改建后的白玉桥,历经了160余年的洪水冲击,至今横亘在鹿溪河上供人通行。

(主要来源于: 周书浩《巴保路“三桥”考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