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仓古道之 巴峪关

巴峪关,海拔2100余米,现存关隘修缮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修缮时更名“官仓坪”(亦有人写成“关仓坪”)。

一、文献中的巴峪关

在南江县光雾山镇大坝森林公园与汉中市南郑区原小坝乡(今并入小南海镇)界连的崇山峻岭(即大巴山、小巴山)之间,有个叫“卡门”的地方,即巴峪关遗址所在地。

“卡门”准确的名称应该叫“卡伦”。因读音略同,被当地人讹为“卡门”。卡伦,又名“喀伦”“卡路”“咯龙”,各地叫法不一,是“台”或“站”的满语音译,为清代特有的一种防御、管理军事设施,其作用于社会治安及资源管理(盘查过往商旅,便于税收)。

《清史稿卷三百四十九·列传一百三十六》记载,嘉庆八年(1803),名将穆克登布率清军从巴峪关深入,追剿白莲教残余,“擒宋应伏,又擒姚馨佐等于南江。应伏最悍,馨佐乃之富子,皆贼之著名者。应伏党尚存冯天保、余佐斌、熊老八,并百战猾贼。熊老八年二十余,死党百余,皆壮悍矫捷,所用矛长数丈,出没老林,伤将士甚众。至是,诱官军入林,设伏狙伺。穆克登布卞急轻敌,劲卒又为他将分调,仓猝中矛,殁于阵。”嘉庆四年(1799)春,清军克麻坝寨(位于今通江县唱歌乡境内),穆克登布是干将之一,想不到日后阵亡于巴峪关附近的老林。

巴峪关,海拔2100余米,现存关隘修缮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修缮时更名“官仓坪”(亦有人写成“关仓坪”)。关门高4.2米、阔4米,门额“官仓坪”三字。为米仓道从北至南首关(第二关为距巴峪关之南四十里、位于今大坝牟阳故城遗址处的大坝关,第三关为大坝关之南的米仓关),也是从西向东、绵延千里的大巴山第一关。

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八《四川三》“米仓关”:

米仓关在州北。《志》云:“关旧置于小巴山绝顶,今徙于大巴山之麓。嘉靖八年重修。有米仓关巡检司。”《郡志》:“大、小巴山之间有巴峪关,嘉靖中置。又马度关,在州东三百里。其相近又有长乐关,亦嘉靖中置。”

成书于清道光初年的《三省边防备览》卷六《险要(上)·边界相连要隘》“回军坝”“巫山垭”:

回军坝,南郑所管,当通江入汉川之冲。过天池子、狗毛洞、羊圈关为通江所管。东之花石梁,西之巫山垭,为南郑三卡。北三十里至青石关,两山夹峙,羊肠一线,设有巡检司汛官。

巫山垭之南曰小坝岩,方坪之南曰官仓坪,庙坝之南曰桃园寺,皆南郑地,与南江县毗连。南江境俱未辟老林,路从林边行走,至汉中府城一百六十里。

该书卷七《险要(下)》“保宁府巴州”:大、小巴山之间曰巴峪关。《(道光)南江县志》上卷《关隘》:

巴峪关,在县北一百五十里,接连陕西南郑县。明嘉靖间,廉访使杨公讳舜原建。旧设有驻防官兵及大坝巡检一员,今已久废,基址仅存。今设塘房三楹。

又“米仓关”:

米仓关,在县北一百里。旧置小巴山,后徙大巴山麓。明嘉靖八年重修,置巡检司,今裁。又大、小巴山之间有巴峪关,亦嘉靖中置。又大坝关在县西北。

《(民国)南江县志》第一编《关隘》:

巴峪关在大、小巴山之间,接连陕西南郑县。明嘉靖间廉访使杨舜原建。旧设驻防兵及大坝巡检,清初废。

以上文献详载了巴峪关的地望。《(道光)南江县志》上卷《山》:

大巴山,在县北二百二十里。路通汉中,山径迫狭,不通车马。上多幽岩、荒谷,日光不到。隆冬积雪,至夏不消。上接小巴山。属陕西南郑县。

小巴山,在县东北二百三十里。上多云雾覆罩,积雪盛夏不消。南江北源出焉,即巴江之源也。险亚于大巴山,而高峻过之。

《(民国)南江县志》第一编《山脉》沿袭《(道光)南江县志》:

小巴山,在县北二百三十里,亦称“巴岭”。脉自陕西宁羌、南郑县延入,为巴、汉巨镇。上多云雾覆罩,积雪至夏不消,险恶大巴山,而高峻过之。

二、关内建筑遗址

大巴山,在县北二百二十里,脉连小巴山。东麓多幽岩、荒谷,日光罕照,积雪同小巴山。正干迤东入通江县境,南支入县境,为铁船山、米仓山二大主脉。

大巴山,南峙面蜀;小巴山,北峙面秦。大、小巴山因高峻、险要著称,皆川东北名山。现代地理学中只有“大巴山”这一称谓,在给山脉命名时,已将大巴山、小巴山称谓规范,统称为“大巴山”。

米仓道南郑至南江段由北向南主线:南郑县城(今改为汉中市南郑区)——牟家坝——小坝——黄草坝——巴峪关——上仓坪——下仓坪——土卡门——大坝堡(今大坝牟阳故城遗址)——焦家河——草鞋坪——米仓山(米仓关)——关坝堡——令牌子坡——竹坝子——柳塆子——鹿角垭——甑子垭——琉璃关——底塘堡(底塘为铺递的总枢纽,即南江县城中心铺递)——东榆堡——石灰堡——八庙垭——淘金堡(赤溪场)——马掌堡(铺)——白杨堡(下两河口)——林河堡——元潭堡——巴州枣林。

《(民国)南江县志》第一编《交通志·道路》:

北至南郑路二、支线三:一由治城二里马跃溪四十里桥亭场三十五里庙垭十五里上两河口东有支线入南郑,五十里龙神殿西有支线入褒城、宁羌、广元,二十五里雄尖子二十五里桃园寺十八里铁炉坝二里台上接南郑县界,一百五十五里南郑县,此路线为近今入南郑之要道。支线自上两河口下游里许银杏坝向东北行四十里关坝三十里米仓关四十里大坝三十里巴峪关二十五里关(官)仓坪接南郑界,一百四十里南郑县,此路线为汉代米仓道。《通鉴》胡三省注云:“巴之北境有米仓山,下视兴元,实孔道也。”崇山峻岭,野兽繁殖。大坝一带,鲜有居民,故今行旅绝少。

“大坝三十里巴峪关二十五里关(官)仓坪接南郑界”引文中,“巴峪关二十五里关(官)仓坪”为重复记载,巴峪关、关(官)仓坪实为一个地名的两种叫法。巴峪关至大坝关(今牟阳故城遗址)一说三十里,一说四十里,还有援引文献中的道路里程众说纷纭,并不一致,这容易理解:古代测量技术并不发达,山川道路大多靠目测估计,精确度自然就大打折扣。诚如清人严如熤所言:“灵官堂以内均老林,尚未开坎,亦无垦荒之人,地名缘土民所呼道路里数,土民所称亦多迥殊。”(《三省边防备览》卷三《道路考(下)·四川保宁府南江县》)

残存的关墙

令人意想不到是,在巴峪关左侧深达1500多米的地下,就是从北向南贯通大、小巴山的银昆高速公路长约十四公里的米仓山特长隧道。不同的是,当年,米仓道在大小巴山上蜿蜒起伏;今天,国家高速公路洞穿大、小巴山,古道与高速公路走向一上一下,几乎重叠,这种巧合,堪称中外交通史上的奇迹。

三、营房遗址

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监察御史(明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官秩正七品,分区掌管监察,亦称“巡按御史”)杨瞻出任四川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按察使,官秩正三品,掌一省司法、刑狱;佥事,按察使司属官,即按察使司副使,无定员,官秩正四品或正五品不一)。嘉庆二十年(1541),于阆中设川北道按察分署,杨瞻巡视保宁府所辖州县,肃整朝仪,振扬风纪,澄清吏治,纠正刑狱。“下车有澄清久安之志,赦宽平,救苟简,直期月而民咸颂之。既而,巡行按蜀,等剑阁,反(返)利路,顺舟南下,阆以西,南部以东,所过罔不贞肃。”(周建邦《募修杨公生祠记》)

营房遗址

杨瞻,字观甫,号舜原,蒲坂(今山西永济市)人。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先后授扶沟(今河南扶沟县)知县、扶风(今陕西扶风县)知县,拜贵州道监察御史,改大理寺评事。

据杨瞻《四忠祠记》一文的记载,他是嘉靖癸卯冬巡视巴州的。嘉靖癸卯年即嘉靖二十二年(1543)。而巴州籍嘉靖戊戌(1538)科进士周建邦《募修杨公生祠记》一文中,记载杨瞻是嘉靖辛丑冬“按有西巴土”(巡视巴州)。嘉靖辛丑年即嘉靖二十年(1541)。参考其他文献及杨瞻生平事迹,杨瞻第一次巡视巴州的时间应为嘉靖辛丑年(1541)冬,即周文记载的时间;杨瞻嘉靖癸卯年(1543)冬莅巴,是他第二次巡视巴州。

巴州,明初省曾口县入。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省化成县,降巴州为巴县。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朝廷吸收“鄢蓝之乱”教训,从地理、军事方面考量,复升巴县为巴州,领化成(州治所在地即今巴州区)、通江、南江三县,以总其属。

在巴州,杨瞻印象最深的就是“鄢蓝之乱”留下的后遗症——民生凋敝、百业萧条。尽管“鄢蓝之乱”已过去了三十余年,田间父老犹有能道其毒苦之状者,提及此事,百姓每每谈虎色变。州学李应麟等生员还向杨瞻详细汇报了“鄢蓝之乱”的经过。

明孝宗弘治年间(1488—1505),四川营山县黄渡景阳山人鄢本恕,因家乡水灾,逃荒至大宁(今重庆市巫溪县)盐场谋生,与盐场盐工、邻水人廖惠(绰号“廖麻子”)相好。时盐工苦于盐官压榨,鄢、廖蓄谋起事。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湖广生员崔蓬头率暴动者八十余人至大宁,鄢、廖率盐场千余盐工及灶夫接应。攻大宁城,崔蓬头阵殁。鄢、廖率众转移至湖广郧阳五溪镇。正好鄢本恕的老乡蓝廷瑞经商至此,亦加入。次年,鄢、蓝、廖拥众十余万人。鄢本恕称“刮地王”,蓝廷瑞称“顺天王”,廖惠称“扫地王”,设四十八总管,在川东北及汉中、鄂西北等地与明军流动作战。正德五年(1510)二月,鄢本恕谋据汉中,由荆襄东下。蓝廷瑞谋据保宁,路经营山,后屯兵通江境。四月,四川巡抚林俊招抚,蓝廷瑞慑于官军压力,遣子蓝沈去巴县(即后来复升的巴州)听抚,廖惠不从,采取“密劫通江,以疑延”策略,破通江。正德六年(1511)春,刑部尚书、左都御史洪钟,四川巡抚林俊分道进剿。夏,洪钟设计诱杀鄢本恕、蓝廷瑞等人于东乡(今宣汉),事平。

文献中如此记载“鄢蓝之乱”:“正德辛未以来,鄢蓝倡乱,旗帜千里,三省煽动,巴、渝、果、梓之民,死亡过半矣。”(杨瞻《四忠祠记》)

以四川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身份巡视巴州期间,杨瞻“凡政教综理有方,悉除弊俗,罔作威福,而宵小消声潜迹去。未几,士民怀慕,且颂且歌。”(周建邦《募修杨公生祠记》)

在巴州期间,杨瞻先巡视化成县,接着巡视通江县,最后从通江出发,前往南江县巡视。

在南江期间,杨瞻见民俗古朴、政迹简易,认为该县易于治理。鉴于“鄢蓝之乱”前车之鉴,杨瞻审势稽变,觉得南江县治理的难处在于大、小巴山的防务。

嘉靖二十一年(1542)春,一日政暇,在阆中川北道按察分署,杨瞻派人找来川北地区多种地形图,详察通江、南江北部山区地形及方位,分析思考山寇、盗贼及乱民为什么屡屡在这一区域出没,危害一方。于是起草文书,分别呈报中丞(即御史丞,也称“御史中丞”,明清巡抚亦称“中丞”)陈阜、监察侍御刘某等人,恳请一道出面来改变以前大、小巴山防务空虚的积弊,在大、小巴山建关设险,一劳永逸,以垂久远。陈、刘二人同允。随后,杨瞻将在大、小巴山之间建关设险的文书派人下发保宁府、巴州、南江县官署,且布告士民“兹关之役,岂值巴人之利?秦巴之通利也。事在刻斯,诚不可缓”,说明建关设险的重要性及益处。同时,挑选官吏,以千户周春、阆中典史杨孟荣具体负责此事。南江县知县高彤〔查《(道光)南江县志》中卷《官职》,高彤为陕西鄜州(今富县)人〕数次往返于大、小巴山之间,察看地形、踏勘点位,择地势高阜可依处为设关地点。高彤、周春、杨孟荣三人,同寅协恭,矢志不怠,量工命日,恒以杨瞻严格的施工质量、进度为急,商定关址,谋划布局,丈量面积,最终选定峰峦盘翠、机势可立的小巴山南巅建关。

建关之始,施工人员芟易林木,平缉险途,本着“墙楹矩度,唯事坚固,期以防患,久远是图”的建设宗旨,建正官厅三间。正官厅左右各建耳房两间,建前门楼一间。门楼左建营房二间、右建营房六间,东对营房十二间,南楹中为栅栏,门楼二座。行人出入,处处皆险。

关的北面有地名叫“小火龛”,有石蜡塔。前行二里,地名叫“风洞子”,即南江与南郑边界接壤处。在此立墩楼一座,左右建厢房四间。关之南面地名有“酒店子”。行十里,地名叫“大火龛”。在此立墩楼一座,建厢房一间。关在南、北墩楼之间。关及墩楼各有兵丁值守。大、小巴山距离百余里,穿行其间的米仓道旧多荒僻,建关设险后,有了兵丁值守,行人往来悉以为坦途,不再担心野兽伤人、山贼抢劫。有人称赞说:“穷山绝壁,冠盗渊薮。不意楼阁峥嵘,烟火联属。保障之固一至此哉!”

“风洞子”“酒店子”这些古老的地名,今天,附近的居民仍如此称呼。打开百度地图,依然能查找到这些位于荒僻大山中的小地名及精确位置。酒店子,更是透露了米仓道昔日商旅络绎的信息——他们在此落脚,走得疲乏了,或者日暮了,在此落脚饮酒、进食、歇息。

建关所用木料、石头就地取材。民工由南江县各保甲分派,不出力者,以金钱偿其工。民工披星戴月,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经过不到四十天时间的紧张施工,关及附属设施告竣。

工程完工,负责建关的周春告知杨瞻,并请他命关名。杨瞻是北方人,因关建在大、小巴山之间,两山之间为山谷,遂取名“巴峪关”。

建设巴峪关,巴州州署于淳、郭谦、李琛(珲)、严林等官吏及南江县知县高彤、典史梁凤参与其事。他们一致认为,创建巴峪关意义重大,应为杨瞻歌功颂德。经请示杨瞻同意后,命工勒石,纪念其惠政,以垂不朽。

杨瞻以四川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身份巡视巴州的时间并不长,在巴州,他也就是一个匆匆过客。但他短暂的巡视期间,为巴州士民做了不少惠及子孙的好事,撮其大者,归纳起来有六:一曰教授有方;二曰耕桑有业;三曰劝民有歌;四曰词讼有戒;五曰清保甲以缉盗贼;六曰建巴峪关以通险隘。凡此,皆旧政之未举或之未详者,杨瞻出资捐助并坚决兴办这些惠民的事业。他离开巴州后,州人慕怀而思报,在南龛背面的金榜山文昌祠左侧(一说金榜山梓潼宫一侧)为其立生祠一座。巴州籍进士周建邦嘉靖二十一年(1542)八月作《募修杨公生祠记》,巴州同知李野亭刊石。祠内,杨瞻塑像森严,观法永赖,威仪有像。宵小之徒望之,不敢放肆。祠颓废于清道光年间。

嘉靖二十二年(1543),巴州士民建祠,祀平定“鄢蓝之乱”有功的制台彭泽(彭平乱后升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四川巡抚林俊及平乱阵殁的川东分巡冯杰、川北分巡王源。该年冬,杨瞻第二次巡视巴州,作《四忠祠记》,并题写祠名“四忠祠”。

杨瞻任职四川提刑按察使司佥事期间,修举废坠,整饬文学。修缮或新建阆中锦屏山公园及大佛寺、将相堂、三陈书院、玉台观、云台观、灵山寺、观音寺、怀陈馆等。他组织编修《(嘉靖)保宁府志》,为二百多年后编修《(道光)保宁府志》提供了底本。阆中的名胜古迹几乎都被他题诗咏赞过,“阆中十景”——“锦屏春色”“嘉陵秋水”“云台仙风”“颐神古洞”“书岩遗迹”“盘龙池馆”“南池晓波”“西津晚渡”“伞盖凌云”“梁山戴雪”也是他选定的。杨瞻在阆中生活、工作约八载,有口皆碑。当地人至今追思。

(来自《巴中日报》周书浩)

THE END
打赏
海报
米仓古道之 巴峪关
巴峪关,海拔2100余米,现存关隘修缮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修缮时更名“官仓坪”(亦有人写成“关仓坪”)。 一、文献中的巴峪关 在南江县光雾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