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达(县)古道话沧桑

当年,从通江城到达县的路称“通达路”。通达路,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米仓山系重要古道之一。若按擂鼔寨所发现、挖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来看,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

通达路,由通江城东南行,20里至木溪浩,又30里经乱石子至过街楼,又70里至下土门岀县境;再由土门到笔山,经岩口到马渡关、三溪口、大成(即瓦窑坝)到蒲家、魏家、罗江口,由此到达县,凡340里。通达路中的通江段,有木溪浩、乱石子、过街楼三个重要连接点。

木溪浩,又名九根渡,今称春在。曾置春在乡属麻石区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南北、东西的水陆交通要冲。诺宕二水在小江口汇合后,其下段称通江河,流经木溪浩、老官庙、广纳坝、白乳溪、腊溪口、深溪子,到澌滩河岀县境,全程51公里。在广纳坝唐代曾置广纳县,属壁州辖。今春在沿河两岸,有沥青公路下通广纳,上到至诚。春在上场口,今有春在公路大桥,直达麻石、铁佛。场下游约3公里处,建有高坑电站,蓄水的平面经小江口,尾水漫到了县城南郊的罐子潭。电站下游近1公里处,建有通(江)万(源)高速路中的马家河大桥。横空飞跨,气势恢宏。路经春在、麻石、云昙地段前到芝苞。

春在古道上的擂鼓寨,岀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是把川北历史延伸到了5000多年前的重要证据。

通达古道上的乱石子,唐宋时期设置驿站。北到麻石、南达梓潼。由麻石场可去平昌的喜神滩;可去云昙,上到晿歌郎,前至芝苞口。原国防科工委主任、少将陈彬故居在云昙蒲家坪。川陕苏区时期,麻石场曾建红三十军的军医院。军长余天云,政委李先念。

三合段,由乱石子入乡境,经老将坟、过街楼、老爷坝,下九打杵,到王家河,再到周家河与长滩接界,共20多里。过街楼又是由此南行,经补巴石、梁棚梁,下铁佛场,再到双凤、文峰、曲滨,直下澌滩河的重要接点。

通达古道,不仅是古代官商军旅的行进大道,更是巴山背二哥求职谋生的主要道路。巴山南麓因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交易商品、搬运物件,主要是靠人力背运、抬运。背,用背架子或单背。天平背架子用顶窝子支撑歇气,柴背架子用牛尾巴打杵子歇气,单背用平打杵歇气。均用粗布和棕搭搭,置肩背之上以减轻负者之压力及摩擦之苦。抬,用木杠和绳索,歇气用马杈,肩上垫包,主要用于搬运大型物件。背二哥,有常年性的,但更多的是带季节性的,且绝大多数是山区农民。他们把山区的特产运岀去,以物易物,又把需要的商品背回来,靠苦力求得养家糊口。通达古道是背二哥的汗水和歌声唱岀来的。

三合道上的“九打杵”,是通达古道上极为陡险的路段。王家河由此而上到老爷坝,高60多米。路行至此,石板路连续九个倒拐,渐次升进。负重之人或汗流浃背,或气喘吁吁,要经数次打杵歇气,才能登到坝口。因“九”又是自然数中的最大数,这就是“九打杵”的由来。

“九打杵”一段,虽坡道陡险,但胜迹尤佳,风景秀丽。坡下的河中,突立巨石两尊,相距2米,夹5米深嵌。上架石桥使两石相通,下游石上建一三合院寺庙。庙后古松挺拔,行人在九道拐崖上俯视,恰似一对上水船在江中游弋。庙的两侧立于悬壁之上,檐下波光粼粼,清晨浓雾漫漫,俨然神话中的蓬莱仙阁,海市蜃楼。行人过此,无不心驻神驰。

经九道拐快上顶时,右侧崖间,伸一石似狮头,上有小庙凌空悬立。相传,崖下河间村民曾看见这里盛开有九朵莲花,故把庙下的洞称九莲洞。过往商旅无不在此小憩,一览胜景。惜这些寺庙早已拆毀,现今仅为牧童、樵哥之地。

上到老爷坝口,极目四望,山河叠翠,神清气爽。“老爷”王洪模墓在坝的上中部位。洪模,清道光年间因征战有功,钦赐花翎,署汉中镇左前营游击东江营都司,晚年回归故里。墓高大宽敞,古朴典雅,坟上有房罩子遮护,前临一片梯田,后山林木葱翠。墓之右侧近百米许,有光绪年间王元卿墓。碑不高大,但很宽实。上有巴州光绪举人补选知县蒲敏所撰铭文,共48句、192字。文辞精美,妙语连珠。还有拔贡王嘉谷等题诗及墓主人自题诗作。这是1986年笔者到此坝走亲戚、采访,休闲时走进坟茔揭草翻藤而发现的。

通达古道,曾是唐代荔枝古道之一。

据李钟峨《评书·通江本》中《京师荔枝录》一文载:“涪江荔枝佳,小舟载硕果。乐温登岸起点,七日荔枝进宫。两驿站合一,一驿六十里,昼夜兼程,驿栈交替。准时,验包件,收据。自乐温经梁平、开江、通江、西乡、入子午谷道达长安。”这条道路是从何处进入通江的呢?原文称,“途经……梁坟嵌(又名灵芝崖),是三岔路,左进堂光道上万源,右入米仓道至达县。逢中直进,越小岭至郎祖、马渡关三十里,至土地堡三十里。折向西北行至土门二十里,向东北行三十里看跑马(通江长滩河),向东行经过街楼三十里,穿场过街走乱石子到石板店二十里,折向东北行,顺梁至棋子顶,后下木溜槽二十里,翻阳望山十五里至毛浴镇。此镇在荔枝道与堂明道上,为水陆要冲。左有文笔山,背靠鸡子顶,右有阴龙山。上古为军事要镇,风景宜人。”

荔枝道到了毛浴镇,就开始步入洋(陕西洋县)、壁(通江城曾置壁州)军旅行进大道而到达长安。

通达古道,曾是明代鄢蓝农民军进退通江的重要通道。

正德初年,鄢蓝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川北。县南长滩河一带地处通达要冲。县府命当地乡绅苟惠及苟溥组训乡勇,厉兵秣马,设卡阻击。在数次游击战中,年仅十八岁的苟溥,英勇顽強,凭险周旋,多次获胜。在一次追击战后的回归途中,临溪下马饮水,不料被暗藏在山坡之中的散落义兵发现,他们居高临下,乘其不备,齐掀滚石而下,苟溥壮烈尽忠。不久,苟惠在激战中也为国捐躯。

事后,人们在苟溥悲壮捐躯的地方,燃化了他的弓箭等战具,后人从此就把这里尊呼为“化弓溪”。朝廷得知苟溥的忠勇壮举后,谥封为“尽忠郎”,在长滩河街道后的林子湾立碑纪念。一四柱顶帽的碑中,竖有苟溥站立的石像。一碑柱之上刻有朝廷送来的挽联,联语是“汉关宋岳之芳”,赞称苟溥的英雄壮举,将像汉代的关羽、宋代的岳飞一样,万古流芳。今碑像全存。

在长滩河因苟璋的封官晋爵,璋的父母及夫人同时得到了皇朝的褒封。父苟春被敕封为“南京巡城兵马司文林郎”。苟春逝世后,在社口河建有祠堂。堂内供奉苟氏祖先牌位及苟春神像;堂外侧石刻兵将、战马若干,姿态各异,形象逼真。惜年代久远,只有旧基尚存。人们把这里称作“上兵马坟。”

时任南京巡城兵马司的苟璋,系明中叶弘治九年(1497)敕封,晚年荣归故里。皇帝恩允修建“司马陵”。坟前竖有牌坊,排面高大,设计精巧,中敬“司马陵”三字。后人把这里尊称为“下兵马坟”。

当年苟惠、苟溥训练兵马的大操场,后来改建成了几个大田,人们称为“跑马田”。这就是后来的“跑马乡”“跑马村”的由来。

在通达古道上,明末崇祯皇帝因听信谗言,派人在此冤杀了官居总镇而告老还乡即在当地兴办文武学堂的向贵轩。贵轩时年84岁。后因乡民连续上告,皇帝派人查明真相后,谥封“老将”,赐以厚葬。人们尊呼的“老将坟”和当年练习兵马的“道子梁”均紧临古道旁。

通达古道,在川陕苏区时期是红军搬运大量军用物资的惟一通道。

1933年7月至10月,在各级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通江人民先整修了从通江城到杀牛坪抵巴中县境的近百里干道;“又整修了从通江城至木溪浩,再至过街楼,再至长滩河至下土门的130多里的干道山路……为‘宣达战役’的物资转运创造了条件。”

1933年11月,“宣达战役”结束后,“从通江城到达县城的340里途中,就设有木溪浩、过街楼、长滩河共20多个招待处。”“长滩河招待处在建立时,就设有由10人组成的一个交通班,由10名大师组成的一个炊事班,由10人组成的一个慰问队。”“招待处设在长滩寺庙子里,住有一套三合院和另外的六间教室。因住房不够,还用谷草、竹笆搭盖了几间可容近200人睡觉的临时草棚。红军从达县搬运胜利品,组织的运输队员成千上万。路过长滩河招待处时,用12口毛边锅煮饭,连续几个月白天晚上未熄过火。前面是运输队,后面是担架队,一天要煮3000斤大米。仅淘米水、米汤水就浑了一条小沟和半边大河。”红军在长滩河上还架起了浮桥。

“‘宣达战役’一结束,红四方面军总部就决定将缴获的刘存厚原兵工厂、造币厂全套设备及原材料搬到通江。兵工厂机器共138台,其中大园车、碾片机、压力机等主件十分笨重,都在千斤左右。原材料堆积如山,铜砖800余块,每块百斤左右。进口钢材10000斤,硫酸和土硝20000斤,杂铜20000斤,焦炭20000斤,子弹数十万发,枪8000余支及大量布疋、棉纱等等,总数上百万斤。赤江、赤北、红江三县组织了10000多人的运输大军参加搬运。”

“从达县搬到通江东北的苦草坝,赤江县就动员了5000农民参加运输。军民配合,水陆兼程,肩挑背扛,日夜不息。行程400余里。浩浩荡荡的运输队伍,绵延数十里。一到晚上,人们打起火把行走,火光闪闪,看不到尽头。景象十分壮观。”

通达古道,曾是国民党溃军逃亡的路线。

1949年11月9日,在国民党军全军溃败之时,蒋介石任王凌云为“川陕豫边区挺进军总指挥”。王率残部新八军军长季凌云、新五军军长徐经济、新四军军长李学正等万余人,历时四五天,经通达古道逃往通江西北山区。他们妄图凭借“巴山天险”建立巴山防御体系,并以此为根据地,垂死挣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民众的支援下,经月余清剿,彻底结束战斗。

王凌云于1950年1月初,在青峪口杨家坪被俘。

通达古道,在建国初期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改造维修。

1953年底,川北行署撤销后,通江县划归达县专区管辖。在以后的两年里,在统一规划,分段实施的情况下,对古道挖高填低,裁弯取直,拓宽路面,疏通水道,全由石板石条铺砌,沿途植树造林。经两年努力,终于建成了一条人马可以顺利通行的官商行旅大道。

当地私塾名师苟国书,以赋的体裁生动地描绘了九打杵、南海寺、王家河这一带的盛况。“济长滩之宝筏,峻九杵之云梯。”“往来商旅,上下从戎。或前呼而后拥,或伫立以相逢。或提携而伛偻,或负载以卑躬。或寓信于耕叟,或问酒于牧童。隔岸高歌,和出远樵之子;临矶互语,情恰小钓之翁……”

今天的通达道上,马三垭王姓族氏文化活动花开正茂,名扬省外。马三垭又称过街楼,《(民国)通江县志(稿)》称:“脉为乱石子东支,山势至此,忽伸一峰,名曰仙人掌,五指支节,宛若生成。”今为三合乡政府驻地,这里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素以“人文之乡”称著县域。若滔诗《马三垭小调》云:“人过三垭,马过三垭,钟灵毓秀,商贾店铺几十家,农忙紧桑麻。文也焕发,诗也焕发,播美扬慧,奎星楼阁放彩霞,品贤顶呱呱。古也奇葩,今也奇葩,继往开来,通达道上一朵花,春花满枝丫。”

蓄水200多万立方米的刘里河水库,一年四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人们的心目中。

自1957年通巴公路建成通车时起,至以后的通江经铁佛到达县、通江经广纳到达县等公路的通车,原有的通达古道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作者:向思第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达(县)古道话沧桑
当年,从通江城到达县的路称“通达路”。通达路,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米仓山系重要古道之一。若按擂鼔寨所发现、挖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来看,先民在此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