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民歌:演绎巴山风情

《十里坪》不止十里长,《月儿落西下》总落不下心坎坎,《巴山梨园民歌》原汁原味……一首首巴山情歌、一声声撼山号子,是巴山人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爱情婚姻的载体,表达了通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诠释着厚重的巴人文化。

何清香边走边唱《月儿落西下》
何清香边走边唱《月儿落西下》

近日,到通江县文化馆采访,了解通江民歌的起源、发展和保护传承情况。

1 七旬老人 讲述民歌起源

今年70岁的杨中南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通江县文化馆的民俗文化特聘老师、文化志愿者,茅山歌、背二歌等传统民歌他都会唱。

通江县泥溪镇航拍图
通江县泥溪镇航拍图

杨中南出生在通江县空山坝,地处偏远,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生活基本处于刀耕火种的状态。“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住的是茅草房,叫作‘垛木光’,生活苦寒,没有什么娱乐方式,为了解乏消遣、提振精神,就唱歌,其中茅山歌的特点是粗、野、酸。”杨中南说。

杨中南介绍,叙事歌如《十里坪》《月儿落西下》《吴幺姑上茶山》《幺姑十八春》《太阳当顶过》《太阳当顶晒》等,篇幅长或中长,调式单一。比较普遍的是四六句山歌,头脑聪明的人可以即兴编唱,篇幅短、有情节性,调式很多,高亢的适合男声唱,优雅的适合女声唱,风格有叙事、言情、粗俗等十来种。杨中南还记得的就有十几种调式,如背二歌、豆芽葱蒜叶等。

“主产苞谷的地区,人们叫作苞谷山,这里只有唱歌这一种娱乐方式,男女都会唱,砍荒山、种荞麦、掰苞谷时漫山遍野都是歌声。劳作了一天,晚上还要通宵剥苞谷,非常疲倦、枯燥,为了解困、缓解疲劳就唱歌,有对山歌、盘山歌(问答),也有一起唱、一人主唱其他人帮腔等形式。”杨中南说,唱歌之前,通常先来一段开场白:

你有山歌唱起来,我无山歌趁安排。

搭把椅子当堂坐,一家一个唱起来。

久不唱歌忘了歌,久不撑船忘了河。

秀才提笔忘了字,燕儿衔泥忘了窝。

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经常跟着大人一起做活路,听他们唱歌,杨中南耳濡目染,加之记性好,学会了很多民歌。1966年,杨中南初中毕业,因家中贫困,十八九岁时当过背二哥、漆匠和木匠。1972年,他成为一名民办教师。

随着场景的变化,所唱的内容、调式不尽相同。“那时山上野猪多,晚上需要上山看守苞谷。我们几个人背着梆梆、号筒,吃了晚饭就上山,走四五十分钟山路,在山里住一晚,第二天才回家。来回的路上我们就边敲边唱,一是壮胆,二是打发时间。其中有个调子叫‘慢赶牛’,当时年轻,中气十足,吼一声,歌声能在山谷里回荡几个来回。”杨中南说。

当背二哥的那几年,杨中南和其他背二哥背着核桃、盐等物资,从通江长坪走到空山,全程120里。“背一趟可以称20斤盐,当时家里有十三口人,缺盐。”杨中南说,背二歌高亢嘹亮,表达一种发泄、抗争和无奈。

背老儿背得苦,三步两打杵,看肩膀像拉地,看手像教书。

“文革”期间,民歌被列为黄色歌曲,禁止演唱,很多印刷本、手抄本都毁了,一些歌曲从此失传。“后来主要靠口口相传,所以现在一般的中年人都唱不来,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还唱得来几首。”杨中南说。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民歌:演绎巴山风情
《十里坪》不止十里长,《月儿落西下》总落不下心坎坎,《巴山梨园民歌》原汁原味……一首首巴山情歌、一声声撼山号子,是巴山人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爱情婚姻……
<<上一篇
下一篇>>